三、农网现状
通过技术改造,农网的总体布局逐步趋向合理,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有所改善。到1990年底,全国农网共拥有110kV以上变电站1622座,35(63)kV变电站10996座,高压线路214.8万公里。县及县以下用电量达205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的34.9%。
根据目前各县电网容量和所辖厂、站数量,按《县级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规范》分类:
1.超大型县调8个,仅占0.3%。
2.大型县调72个,占3.0%。
3.中型县调222个,占9.4%。
4.小型县调2069个,占87.3%。
县调作为国家五级调度的一级近几年发展很快,已建立起县级电网通信系统近1000个,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258个。
已经建立的县调自动化工程,绝大部分采用16位机组成的主机系统,不同程度的实现了SCADA功能。其中,16位主机且远动覆盖率为100%的有59个县,占已上自动化系统县的23%,16位主机远动覆盖不全的有135个县,8位主机系统的有64个县。
县级电网通信与调度自动化工作,是生产调度和行政管理的必要手段,由于重视不够,宏观管理差,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立项审批程序,盲目上马,基础设施不完备,设备不配套,达不到实用化的要求。大部分县级电网采用1对n中央通信方式无线电台为主要通信手段,还有一些县利用邮电电话作为通信手段;通信枢纽站与调度室之间的音频电缆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也有少数县局的通信、调度自动化采用了技术上不够成熟的产品,导致信道质量差,远动覆盖率低,设备接口不统一,通信规约不一致,实用性很差,影响了通信和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四、规划目标
1.300个县的调度自动化达到实用化要求
调度自动化工作的重点是按照“县级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规范”进一步搞好试点,并达到实用化要求。目前已上16位主机且远动覆盖率较好的县调,应在1992年底前达到实用化要求;其它已上自动化系统的县调,经过改进完善,尽快达到实用化要求,少数新上自动化系统的中型以上县调,要求认真规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逐步达到实用化要求。
2.建立县级电力专用通信网800个,同时400个县实现两种通信互为备用的专用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