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小范围内进行农网一点多址小微波试点。
五、技术政策
1.县级电网通信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农网实际稳步发展,注重可靠性和实用性。
2.通信和调度自动化设备的选型,立足国产化和实用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推广应用先进而成熟的产品。
3.县级电网通信,近期应采用无线电通信与电力载波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在县电力网已形成以县调度室为中心的电力线路时,应优先发展电力载波通信。
4.充分利用现有信道,重视资源共享,重视县局交换机的选型和组网试点工作,制定有关技术规范,确保组网工作的顺利进行。
5.在完善保护装置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网的遥测、遥信和监控。大型及以上县调,要对主要乡镇企业进行负荷控制的试点。
6.新建和扩建的发、变电工程,应根据规划,在设计阶段就考虑通信与调度自动化的问题。
7.改进完善现有农网调度通信与自动化设备,逐步淘汰不合格产品。巩固农电通信的运行成果,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六、实施要求
1.通信与调度自动化是农网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农电主管部门应按照统一规划,讲求实效,稳步发展的精神,做好规划和系统总体设计。
2.县调应逐步成为局内二级运行单位,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加强技术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通信、调度队伍。
3.依照“关于加强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的通知”,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建立验收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
4.建立通信与调度自动化的科研机构和设备维修中心,强化信息交流,加速新产品开发,加强对设备质量的检测、维修和运行管理。
附件2: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县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其效益,使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尽早实用,现制定《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
一、定性要求
1.有利于调度人员对负荷的管理和控制。
2.有利于调度人员对系统的安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