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进行变压器内部检查时,应拧紧夹件的螺栓、压钉以及各绝缘支架的螺栓,防止在运行中受到电流冲击时发生变形和损坏。
3.3 安装或检修中需更换绝缘部件时,必须采用试验合格的材料和部件,并经干燥处理。
4、防止线圈温度过高,绝缘劣化或烧坏
4.1 对负荷能力有怀疑或经改造的变压器,必要时应进行温升试验来确定负荷能力。对早期生产的换位导线统包绝缘的线圈,怀疑有局部过热时,可酌情降低出力。
4.2 强油循环的变压器当冷却系统故障时,容许的负荷和时间按厂家的规定。
4.3 强油循环的冷却系统必须有两个可靠的电源,应装有自动的切换装置,并定期进行切换试验。信号装置齐全、可靠。
4.4 为防止风冷器的风扇电动机大量损坏,风扇叶牌应校平衡并调整角度,电动机铸铝端盖磨损严重的可改为铸铁端盖,应作好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4.5 对强油循环的风冷却器散热面每1~3年用压缩空气或水进行一次清洗,保证冷却效果。
4.6 对运行年久(15年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进行油中糠醛含量测定,来确定绝缘老化程度,必要时可取纸样作聚合度测定。
5、防止过电压击穿事故
5.1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在投运和停运以及事故跳闸过程中应限制出现中性点位移过电压,必须装设可靠的过电压保护。当单独对变压器充电时,其中性点必须接地。
5.2 薄绝缘变压器宜逐步改造,对于主变压器应用氧化锌避雷器保护。
5.3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应定期检查,校核铜辫连接的截面是否符合要求,以免烧断引起中性点悬浮。
6、防止工作电压下的击穿事故
6.1 对新装和大修后(220Kv更换线圈,500Kv必要时)的变压器,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并要求感应试验电压达到1.3或1.5倍最大工作相电压。
6.2 对110Kv及以上变压器油中一旦出现乙炔,即应缩短检测周期,跟踪变化趋势。
6.3 运行中的变压器油色谱出现异常,怀疑有放电性故障时,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进一步判断。
6.4 对220千伏及以上的三相变压器,根据运行经验和检测结果怀疑存在围屏树枝状放电故障时,应解开围屏进行直观检查。
6.5 22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投运时,不宜启动多台冷却器,而应逐台起动,以免发生油流带电。
7、防止保护装置误动、拒动
7.1 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必须完善可靠并应定期进行校验。严禁将无主保护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如因工作需要将保护短时停用时,应有相应的措施,事后应立即恢复。
7.2 瓦斯保护应安装调整正确,定期检验,消除各种误动因素。
7.3 跳闸电源必须可靠。当变压器发生出口或近区短路时,应克保开关正确跳闸,以防短路时间过长损坏变压器。
7.4 发生过出口、近区短路的变压器(尤其是铝线圈结构)或运输冲撞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绕组状态的测试和检查,有条件时可进行绕组变形测量,以判明变压器中各部件有无变形和损坏。
二、预防铁芯多点接地和短路故障
1、在吊检时应测试铁芯绝缘。如有多点接地,应查清原因,消除故障。
2、安装时注意检查钟罩顶部与铁芯上夹件的间隙。如有碰触,应及时消除。
3、供运输时固定变压器铁芯的连接件,应在安装时将其脱开
4、穿芯螺栓绝缘应良好,应注意检查铁芯穿芯螺杆绝缘套外两端的金属座套,防止因座套过长触及铁芯造成短路。
5、线圈压钉螺栓应紧固,防止螺帽和座套松动掉下造成铁芯短路。铁芯及铁轭静电屏引张应紧固完好,防止出现悬浮放电。
6、铁芯和夹件通过小套管引出接地的变压器,应将接地线引至适当的位置,以便在运行中监视接地线中是否有环流。当有环流又无法及时消除时,作为临时措施可在接地回路中串入电阻限流,电流一般控制在300mA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