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机电部关于机械工业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5)积极研究开发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开发应用CAD/CAM、MRPII(制造资源计划)与AS/RS(自动物流管理系统)、GT(成组技术)、CAM与AS/RS等集成系统;开发大批量混流加工自动化技术,精密、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大型铸锻件、高强薄壁铸件、板料深冲等工艺与自动化技术;自动焊接工艺及装备;重防蚀、高装饰表面保护工艺及装备以及大精密模具加工检测设备的研制等。
  (6)加强机械设计技术的研究。充实、完善设计的基础数据、标准规范,推广应用近代设计方法,结合产品特点,研究探索设计的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方法。重点抓好工程数据库的建立,机电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CAD开发和推广以及机械产品设计基础和方法的研究。
  2.科技进步工作中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1)引进技术和建设自身科学技术能力的关系。加速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适用先进技术,一方面要重视自身科技能力的建设。两者关系,只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互相替代。引进技术可以提高科技进步的起点,建设自身科技能力是奠定科技进步的基础。我们既要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要十分注意提高我们自身的研究开发、设计试验和人才培训能力。
  (2)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与技术改造的关系。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是科技进步的前提,但是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产业化、转化成商品,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实现这种转化的基本途径就是技术改造。因此,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必须和技术改造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改造使之产业化、商品化,才能真正达到科技进步推进机械工业发展的目的。
  (3)更新改造现有设备和淘汰落后设备的关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对引进和装备新设备重视多,而对现有设备的改进和落后设备的淘汰注意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机械装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引进和装备新设备是必要的,但不注意对现有设备的改进和落后设备的淘汰,就会使一些用较少的资金进行改造可以继续发挥效益的装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就会由于该淘汰而没有淘汰的设备占用大量厂房而造成浪费。这在目前资金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实现科技进步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制造和使用的关系。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国民经济部门的需要决定了机械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机械工业必须在不断适应和满足使用部门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中去求进步。如果脱离用户需要,为进步而进步,这种进步将是“空中楼阁”。因此,机械产品的整机和成套设备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用户的工艺要求,配套产品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主机的工艺要求,总之,要把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中去,真正发挥装备部、服务部的作用。
  3.从思想观念到具体工作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1)强化全行业的科技意识。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深刻含义,充分认识在当今时代依靠科技进步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充分认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并在各项工作中具体落实,实现“转轨”。
  (2)把依靠科技进步落实到企业技术进步上来。强化企业的技术工作体系,使企业技术进步有切实保证;监督企业技术开发基金的建立和使用,使企业技术进步有资金来源;做好企业技术进步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之在各个方面得到落实和体现;建立“三代一淘”(预研、研制、生产一代产品,淘汰一批落后产品)的机制,使机械工业产品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研与生产的结合,研究院所与大中型企业的结合,形成科研——生产——效益——科研的良性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调整现有研究开发体系,使之形成纵深配置、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研究开发体系。对部属研究院所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支持对机械工业有重大影响的从事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的院所,以形成骨干研究力量。一部分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研究院所进入企业集团;一部分研究院所建成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主要面向中心企业;一部分研究院所则成为科技先导型单位。
  (4)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紧密围绕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所需重大成套装备的关键设备及关键技术,提高机械工业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和综合自动化水平,有重点地跟踪国外高新技术,大力推广已成熟的和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降低能耗物耗;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和中试基地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加强行业技术基础工作。继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依法健全、完善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机械工业新标准体系,加强行业专用计量标准和检测手段的建设。加强行业技术经济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深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搞好结构调整
  (1)继续以发展“一创三节两保证”产品为重点,搞好产品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差、品种少、水平低,满足不了用户要求是目前机械工业产品结构失调的主要表现。“八五”机械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紧密围绕发展“一创三节两保证”产品,加强基础行业,提高成套设备的制造水平和能力;以节能节材为重点对量大面广的产品实行更新换代,并按规模经济组织生产;对以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要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其迅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出口生产,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与此同时,对市场已饱和的产品要限制发展,对“热门”产品要加以整顿和控制,对已公布的淘汰产品要禁止进入市场。
  调整产品的选择,要采取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分类指导和适度倾斜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扶持:产值或销售额比重大,缺门短线突出的产品;市场需求紧迫,但国内满足度低,进口逆差大的产品;产品关联度大,技术上波及效果强的产品;出口创汇潜力大的产品;经济效益高,节能节材前景良好的产品。通过调整使各行业之间的结构趋向合理协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