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农药购销必须根据国家计划,通过正当渠道进行。
十七、商业部门应根据农药质量标准及厂方出据的产品合格证,加强农药质量验收工作,不合格产品不得收购。质量不符合标准但又可以使用的产品,必须征得农林部门意见后,经产、销双方协商,提出按质论价的处理意见,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理。
十八、省级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要设立化验机构,县以下供应单位和仓库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验员,负责对农药进、销、存各环节的质量检验检查。
十九、商业部门要建立健全农药保管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坚持定期检查,做到先进先销,推陈储新,防止变质失效。
二十、商业部门出售的农药,要保质保量。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要实行“三包”(包赔、包换、包退),退换由出售单位负责,不应让社队到生产厂去退换,所用的运输费不得转给社队。属于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保管单位承担;属于工业部门的责任,由生产单位承担损失。
二十一、已失效的农药不得出售,经鉴定仍有使用价值的,上报有关部门按规定权限审批后,按质论价处理。
二十二、商业部门业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商品知识。出售的农药要保证质量,包装标志清楚,品种对路,防止错售。要配合农林部门做好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宣传工作。
二十三、使用单位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农药保管员,建立健全农药管理制度,防止变质失效和错用农药。
二十四、农药质量检定工作由农林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该所到农药生产、供应、使用单位检查了解农药质量情况,抽取样品检定,有关单位应积极协助,不得拒绝;该所应与生产、供应、使用单位密切配合,搞好农药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并及时向化工部、供销总社(现商业部)、农林部(现农牧渔业部)报告农药质量情况。有关单位对农药检验结果有分歧意见时,由该所研究复验,提出技术仲裁意见,报主管部门批准。
二十五、进口农药,须经口岸商检机构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