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钢梁所处腐蚀环境不同,底面漆采用不同道数涂装,干燥地区采用表中下限值,沿海及严重污染地区采用表中上限值,一般潮湿地区采用中间值。漆膜总厚度不小于160mm。
二、不同腐蚀环境下,钢梁热喷锌涂装,锌镀层厚度要求见表3.2.5(2)。
不同腐蚀环境下钢梁热喷锌涂装锌
镀层厚度要求(μm) 表3.2.5(2)
<font size=+1>
-----------------------------------
| \大气 | | | |
|涂层厚度\ 环境 | | | 沿海或 |
|\ \ | 干燥地区 | 潮湿地区 | 严重污 |
| \ \ | | | 染地区 |
|涂装\ \ | | | |
| 体系\ \ | | | |
|----------|------|-------|-------|
|密封锌镀层 | 120 | 160 | 200 |
|----------|------|-------|-------|
|锌镀层上覆盖涂料涂层|80+100|100+100|140+100|
-----------------------------------
</font>
密封锌镀层为在热喷锌后刷涂一道磷化底漆,再刷一道C01—7(HG2—589—74)醇酸清漆。当大气环境呈酸性或碱性、金属易直接遭受化学侵蚀时,需在喷锌镀层上覆盖涂料层,即为锌黄酚醛底漆一道(亦可涂装磷化底漆或环氧云铁底漆中间层,但不得使用红丹底漆)及锌铝醇酸面漆或云铁醇酸面漆两道。
三、纵梁、上承板梁、箱形梁上盖板顶面的涂装体系及技术要求见表3.2.5(3)。
四、铆接梁板层间及栓焊梁螺栓连接部位涂装的技术要求。
铆接梁板层间涂红丹防锈漆一道。
栓焊梁连接部位板层间应热喷镀铝涂层,厚度为100~150μm,或喷涂78—2无机富锌漆一道,干膜厚度为100~150μm。两种涂层,在拼装前,摩擦系数都应大于或等于设计要求(0.45)。
栓焊梁连接处外露部位,可按表3.2.5(1)中第Ⅱ涂装体系进行。
五、箱形梁内部涂装。
涂装低溶剂(溶剂含量在20%以内)环氧沥青厚浆底漆和低溶剂环氧沥青厚浆面漆各一道,每道干膜厚度125μm,涂层总厚度不低于250μm。
钢梁各部涂装体系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涂料应用指标达不到要求时不准使用。
第3.2.6条 维护性涂装:
一、涂层有小于百分之五的局部锈蚀,锈蚀处用手工清理,清理的钢表面涂红丹油性底漆两道,醇酸面漆两道,新旧涂层间应有一条过渡段。
二、底漆涂层完整,附着力良好,钢梁无锈蚀,当面漆涂层达到GB1766—79《漆膜耐候评级方法》中规定的3级以上明显粉化时,旧涂层应清除污垢、烟黑、粉化物,并经打磨处理,然后覆盖面漆两道。
纵梁、上承板梁、箱形梁上盖板顶面的涂装体系及技术要求
表3.2.5(3)
<font size=+1>
---------------------------------------
涂装| 涂料名称 | 主要应用技术指标 |涂装|每道 |涂料标准
体系| | |道数|干膜 |
序号| | | |厚度 |
| | | |(m) |
--|------|----------------|--|---|-----
Ⅰ| 棕黄聚氨酯|1.附着力 6MPa | 2| 45|HG2-185
|底漆 |2.耐冲击 500N.m | | | -73
| |3.耐弯曲 1mm | | |
| |4.干燥时间: 指干≤1小时| | |
| | 实干≤16小时| | |
| |5.耐盐雾试验时间(按使用厚度)| | |
| | 400小时 | | |
|------|----------------|--|---|-----
| 银灰聚氨酯|1.附着力 6MPa | 3| 60|HG2-134
|面漆 |2.耐冲击 500N.m | | |
| |3.耐弯曲 1mm | | |-73
| |4.干燥时间 指干≤1小时| | |
| | 实干≤16小时| | |
| |5.细度 65μm | | |
| |6.耐老化试验时间(按使用厚度 | | |
| |(400)小时 | | |
--|------|----------------|--|---|-----
Ⅱ| 热喷锌 | | |120|
| 棕黄聚氨酯|同 前 | 1| 45|HG2-185
|底漆 | | | |-73
| 银灰聚氨酯|同 前 | 2| 60|
|面漆 | | | |HG2-134
| | | | |-73
---------------------------------------
</font>
三、涂层符合上项情况,有小于1%面积的针状锈蚀,可清除粉化层,锈蚀处用手工工具清理,涂Y53—1(HG2—581—74)红丹油性底漆两道,然后全部覆盖面漆两道。
第3.2.7条 钢梁重新涂装:
涂层有大于5%的局部锈蚀或涂层露底漆、龟裂、剥落、起泡和吐锈等面积超过50%时,全部(整孔钢梁或个别杆件)旧涂层应按规定清理并按涂装体系重新涂装。
第3.2.8条 稀释剂应用:为了得到较好的施工粘度,在涂料中可掺入适量的稀释剂。希释剂的品种应与所用涂料体系相适应,如表3.2.8所列。
第3.2.9条 涂装施工条件及要求:
一、钢表面清理和涂装时不允许表面有凝水,结露期或其他恶劣气候,不得施工。
二、酚醛、醇酸、油性漆不允许在气温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施工;无机富锌、聚氨酯、环氧富锌、环氧沥青不允许在气温10℃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施工。
三、钢表面清理至第一道涂料涂装时间间隔不得超过4小时,热喷镀锌、铝后二小时内涂头道清漆或底漆。
稀释剂品种
表3.2.8
<font size=+1>
-------------------------
| 涂料类别 | 稀 释 剂 名 称 |
|-------|---------------|
|酚 醛 类 |200号溶剂汽油(又名松香水)|
|-------|---------------|
|醇 酸 类 |醇酸稀料(松香水1:二甲苯1)|
|-------|---------------|
|环 氧 类 |环氧稀料(丁醇3:二甲苯7) |
|-------|---------------|
|氟化橡胶 |苯成二甲苯 |
|-------|---------------|
|聚氨基甲酸酯 |无水二甲苯1:环巴酮1(掺入少|
| |量醋酸乙脂) |
|-------|---------------|
|无机富锌底漆 |工业酒精 |
|-------|---------------|
|78—2富锌漆|水 |
-------------------------
</font>
四、两道油漆涂装时间间隔,前一道漆膜未充分干燥,不得涂装第二道,但间隔时间亦不应超过7天,超过时涂层表面应用细砂纸打磨成细致毛面。
第3.2.10条 涂料层不允许有剥落、咬底、漏涂、分层等缺陷,应达到涂层均匀、平整、丰满、有光泽、厚度符合标准。
锌、铝涂层不允许有碎裂、剥落、漏涂、分层、气泡等缺陷,涂层应密致,均匀一致、无松散粒子。
第三节 钢结构
第3.3.1条 钢结构应经常保持清洁,冬季应及时清除冰雪,钢梁上的存水处所应加泄水孔。泄水孔直径不宜小于50mm。钻孔时须对杆件强度进行检算。
第3.3.2条 钢结构应具有要求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运营中应根据其结构形式,加强对各部联结节点、杆件、铆钉、销栓、焊缝等养护工作,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对承载能力或刚度不足、结构不良等设备应进行加固和改善。加固修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
第3.3.3条 钢梁杆件伤损容许限度超过限度时,应及时进行整修、加固或更换(经检定不影响钢梁的正常使用者除外)。
第3.3.4条 不良铆钉的容许限度应符合规定。
第3.3.5条 在行车线上更换铆钉时,应铲除一个铆钉,上紧一个精制螺栓。必要时,可使用30%以下的冲钉。禁止使用大锤和锛斧铲除钉头。铆合时,应拆一个螺栓(或冲钉),铆一个铆钉。
施工困难处所,铆钉可用双帽精制螺栓代替(一个螺栓代替一个铆钉)。
第3.3.6条 新换钢梁或加固杆件的组拼:
一、组拼或加固部件应符合设计图纸;
二、组拼板层用螺栓均匀拧紧,板层密贴,缝隙用0.3mm插片探入深度不大于20mm;
三、组拼工作应在无活载情况下进行,并至少有1/3的孔眼安装螺栓及冲钉,其中2/3为冲钉,1/3为螺栓;
四、如在无活载情况下铆合时,一般应每隔2个钉孔装一个螺栓,螺栓间距不得超过400mm,必要时,应每隔1个孔穿一个螺栓,每组孔眼应打入10%的冲钉。
第3.3.7条 栓焊钢梁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圈的质量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1228~1231—84的规定,工厂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对成品进行抽查,无出厂合格证或抽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第3.3.8条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预拉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欠拧值或超拧值均不应超过规定值的10%,各种型号的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值如表3.3.8所列。
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值
表3.3.8
<font size=+1>
--------------------
| |直 径|设计预拉力|
|高强度螺栓材质| | (kN)|
| |(mm)| (tf)|
|-------|----|-----|
| |M22 | 200 |
|20MnTiB| |(20) |
| |----|-----|
| 40B |M24 | 230 |
| | |(23) |
|-------|----|-----|
| 45号钢 |M22 | 160 |
| | |(16) |
--------------------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