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道部关于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失效]

  第2.0.3条 路肩要经常保持干燥、平整、无杂草,并能及时有效地疏干道床底部积水。加宽加高路基及改善边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宽后的路肩宽度,Ⅰ、Ⅱ级铁路的路堤不得小于0.6m,路堑不得小于0.4m;Ⅲ级铁路的路堤和路堑均不得小于0.4m。
  在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和机械化维修作业地段,路肩宽度可加宽至1m。
  二、路基加宽加高后的边坡坡度,根据路基高度及土质,在设计中具体规定,路堤边坡加宽加高时应挖成台阶,分层填土夯实。
  片石挡碴墙的断面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其顶面标高与设计路肩标高的高程差,不应大于0.3m。
  砌筑在路肩设计标高以下的片石挡碴墙宜采用浆砌片石,同时应留有足够数量的渗水孔;砌筑在路肩标高以上部分的片石挡碴墙,宜采用干砌片石勾缝,挡碴墙面应用水泥砂浆抹面。
  砌筑片石挡碴墙或土筑路肩,都要充分考虑到路基面横向排水畅通。
  三、区间路基每隔500m左右设置或修复机械化作业平台一处,单线铁路可设在一侧或两侧交错设置,双线铁路两侧均应设置。

           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m)

                 表2.0.2—2
<font size=+1>
--------------------------
|铁路等级|   曲线半径    |路基外侧加宽值|
|----|-----------|-------|
|    |600及以下     |  0.5  |
|    |-----------|-------|
|    |600以上~800  |  0.4  |
| Ⅰ  |-----------|-------|
|    |800以上~1200 |  0.3  |
| Ⅱ  |-----------|-------|
|    |1200以上~2500|  0.2  |
|    |-----------|-------|
|    |2500以上~4000|  0.1  |
|----|-----------|-------|
|    |450及以上     |  0.4  |
|    |-----------|-------|
|    |450以上~600  |  0.3  |
| Ⅲ  |-----------|-------|
|    |600以上~300  |  0.2  |
|    |-----------|-------|
|    |300以上~2000 |  0.1  |
--------------------------
</font>

  第2.0.4条 路基排水系统应做到沟沟相连、沟涵(桥)相通,并经常清理、整修,保持不堵不淤、不渗不漏、流水畅通的良好状态,使地面水及地下水能够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使路基经常保持干燥。
  排水设备的有效横断面、铺砌类别,应按需要计算确定。天沟、侧沟、排水沟的深度和沟底宽度一般应不少于0.6m,干旱少雨地区或岩石路堑中,深度可减至0.4m。
  地面排水设备的沟底纵坡一般不小于2‰,地表平坦地段或反坡排水地段,仅在困难的情况下方可减到1‰,但应采取特殊设计。土质水沟的边坡坡度一般采用1:1-1:1.5。
  第2.0.5条 在地下水发育的地段,应根据具体情况修建各种形式的渗沟、泄水隧洞、水平钻孔、暗沟等排水建筑物,排除地下水,疏干路基土体,防止滑坡、溜塌、路基下沉、翻浆冒泥、冻害等路基病害的产生。
  地下排水设备的纵坡一般不宜小于5‰,在困难条件下亦不宜小于2‰。对既有地下排水设备要及时理清及补修,同时在地面作出标志并防止损坏。高寒地区的检查井和排水出口,应有防冻措施。
  第2.0.6条 路基基床发生翻浆冒泥、下沉、挤出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截导地表水、削平路肩、加深侧沟深度、修筑盲沟、埋设泄水管、钻水平孔等措施,排除路基基床积水;并采用垫砂层、更换土壤、铺设土工聚合材料等措施及时进行综合整治,制止病害发展和扩大。
  第2.0.7条 禁止在影响路基稳定的范围内挖沟、引水、耕种、取土和开采砂石。发现坡脚堑顶、坡面有坑洼时,应立即夯实填平,以防积水。
  第2.0.8条 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上(过渡短经路除外)、侧沟和道床下,也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
  二、电缆沿路堑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如无天沟时,则应在堑顶边5m以外。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
  三、特殊情况下,必须在路基面下埋设电缆时,应埋设在道床坡脚以外。电缆必须用水泥槽或其它有效措施防护,槽顶距路基面不得少于0.2m。
  四、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
  第2.0.9条 土质路基边坡应经常保持平整,对坡面裂缝、坑穴、冲沟,应填补夯实,必要时采用铺种草皮或灌木植被以及增设加固建筑物,以保持边坡稳定。
  路堑边坡及自然山坡易发生崩塌、落石、滑坡、溜坍、风化剥落等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修建明(棚)洞、抗滑桩、挡土墙、拦石墙、护墙、抹灰、嵌补、喷浆、锚杆、挂网或素喷混凝土、灌浆勾缝以及刷坡减载放缓边坡等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第2.0.10条 为防止河岸冲刷,应修建护岸、导流堤、挑水坝等防护导流调节建筑物以及防水林带等,确保路基坡脚稳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