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小,而又分散的大修工程,若工务段具有施工条件和能力时,可以交工务段施工。
凡委托给路内外单位施工的工程,应由接受大修施工任务的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协议或合同。
第4.4.2条 路基大修工程,必须有批准的大修设计文件方能施工。
第4.4.3条 施工单位接到批准的设计文件后,应认真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一、指定有关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设计文件内容,及时研究组织措施、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步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按时开工。
二、施工单位应充分做好施工计划、材料机具准备和劳动组织等具体安排,确保大修任务按计划顺利完成,使工程及早发挥经济效益。
三、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向下属单位进行层层技术交底,使每个职工对设计文件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交底的内容有:
1.图纸各部分尺寸、位置、标高。
2.工程范围、工程项目、数量、施工方法及施工进度安排。
3.工料定额、工程单价、预算总额及节约措施。
4.确保质量和安全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第4.4.4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计划,认真编制好季、月度计划以及日班作业计划。并按规定的时间及时提报材料和施工慢行及封锁计划。
一、季度计划:由施工单位根据铁路局或分局下达的年度计划和工期要求编制,并报铁路局或分局核备。
二、月计划:由分队或会同班(组)编制,经上级批准后执行,并在月末前下达到各班(组)。
三、日班作业计划:由班(组)长根据分队下达的月施工作业计划和施工进度情况进行编制,并于每日出工前向职工宣布,使任务落实到人头。
第4.4.5条 每件大修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工务处及工务科提出开工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开工。以后每月25日前向工务处及工务科书面报告当月施工进度(包括工程数量和投资),工务处汇总后于每月28日前书面报铁道部工务局。
第4.4.6条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有关路基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任何情况下不得擅自变更设计内容或简化施工程序。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立即向设计单位反映,涉及主要构造变更时,需由原批准单位召集会议确定新方案。
第4.4.7条 路基大修封锁线路施工,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特别是重大复杂的封锁线路施工的工程,在施工前应将施工方法、封锁时间、人员分工、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向职工交底,便于统一指挥。
第4.4.8条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劳动定额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特别是施工负责人,每日应将施工内容、完成工程数量、质量安全情况、用料品种规格及数量、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经过详细填入施工日志薄内。
隐蔽工程的埋藏深度、断面尺寸、基础地质情况均应详细记入施工记录,并应经建设单位检查签认。
第4.4.9条 为保证行车安全及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下列制度;
一、班(组)长或工地负责人,每日施工中,应对施工项目及每一工序、操作技术、施工安全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班(组)长或工地负责人,每日收工前,对施工现场要认真组织检查,确认材料机具不侵入限界,设备状态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时方可下班。
三、施工单位除对重点大修工程的施工工序、方法、安全、质量等各个环节认真检查严格把关外,还应对其它大修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四、施工单位应经常派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检查大修工点的施工质量并进行技术指导。
五、委托或发包给路内外单位施工的大修工程,除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负责到底外,建设单位还应指派专人负责质量监督。
第4.4.10条 为避免浪费,消除后患,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实行施工质量监督。
工务段的路基主管技术人员及路基领工员,有权检查管内各施工单位的路基大修工程质量,发现问题经指出后必须立即纠正,遇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工务处或工务科。
隐蔽工程及基础开挖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施工单位应事先通知建设单位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已经符合设计要求时,并签认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
第4.4.11条 施工单位应健全材料检查制度,对规格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一律不准出场出库。
第4.4.12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料具保管制度,做到每件工具材料的进库、领发、运送、工序交接都有一套完整的帐目和交接手续,随时做到帐料相符。
第4.4.13条 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帐和技术档案,制定岗位责任制和机械设备使用交接班制度,并对设备进行经常保养,消除隐患,提高设备完好率。
第4.4.14条 路基大修工程竣工后,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