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破危险区边缘交通路口已设立防护人员;
2.爆破危险区内,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机械设备、工具全部撤至安全处所;
3.处于爆破危险区内的铁路,应事先与车站联系,确认无列车通过,并在铁路两端设停车防护信号和防护人员;
4.指派专人点炮,两人以上查对炮响数。
第3.4.4条 爆破指挥人员,应按规定执行预报、警戒、解除三种信号,防护人员应按规定执行警戒任务,不得擅离职守。
第3.4.5条 人工点炮时,按先远后近,先长后短顺序进行。山壁点炮,每人每次原则上不超过二个,平地每人每次不超过五个。一个点炮,炮位之间距离不得大于5m。
第3.4.6条 电力起爆应遵守下列规定:
1.电力起爆应设有专用的电爆网路,电爆网路的电线应保证绝缘良好,主线的断面积不得小于0.8平方毫米。
2.电雷管在使用前,应作外观检查和导电性能测量。在同一回路上应采用电阻相同的电雷管,其电阻差:当电雷管电阻在1.25Ω以下时,不得超过0.25Ω;电阻在1.25~2.0Ω时,不得超过0.3Ω。
3.电爆网路应由炮眼向电源方向铺设。区域线应铺设于干燥地点。铺设后须对整个网路的导电性能和总电阻进行复测,如实测与计算的电阻差超过10%时,应进行检查,妥善处理后方能起爆。
4.起爆器应分别设于总指挥台和起爆人员避爆室,并加盒上锁,钥匙由爆破总指挥和起爆人员分别掌管;不论采用何种电源联络线,与电源线的连接以及起爆机摇柄的安装,均应在准备起爆时进行;给电后不论是否起爆,均应立即切断电源,关盒上锁。
5.检查电爆网路的各种仪表,应每季校对一次,各种仪表向电线路中输送的电流,不得超过50mA,接触时间不得超过2秒钟。
第3.4.7条 起爆后,如确认炮已响完,可于最后一响5分钟后发出解除警戒信号,撤除防护人员。但铁路线路的防护人员,应在线路检查完毕,并确认完好后,方准撤回。
如发生瞎炮或不能确认炮已响完,须待最后一响20分钟后进行检查,然后撤除防护。瞎炮附近应设置防护标志,并报告爆破指挥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第3.4.8条 爆破危险区边缘,应设立明显的警告标志。在浓雾、雨雪、雷电天气及夜间禁止爆破作业。
第3.4.9条 处理瞎炮应遵守下列规定:
1.由原装炮人员当班处理,如不可能时,装炮人员应在现场将装炮情况,详细交待给处理人员;
2.如炮眼外电线、导火线经检查完好时,可重新起爆;
3.硝铵类炸药可用水冲灌炮眼,使炸药失去爆炸能力;
4.距瞎炮不少于0.6m处,另打平行炮眼,装药起爆;
5.瞎炮处理后,应检查和清理残余未炸爆破材料,确认安全后,方可撤除警戒人员、标志。
第3.4.10条 爆破时,人员安全距离不少于下列规定:
1.裸露药包:400m;
2.炮眼法:200m;
3.药壶法:200m;
4.深孔法:根据设计而定,任何情况不少于200m;
5.炸药击碎孤石:400m。
第3.4.11条 爆破后,山上撬石应遵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