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路劳动工资统计规则[失效]

  2.未完成竣工工程优良率应扣工资
  3.按工程质量责任重大事故返工损失金额应扣工资
  4.按行车责任重大、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应扣工资
  5.按职工伤亡事故罚款数额应扣工资
  6.按实行利润应增减工资
  (三)工业和物资供销企业
  1.未完成生产任务的品种产量应扣工资
  2.百元商品产值成本应增减工资
  3.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应增减工资
  4.重大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应扣工资
  5.职工伤亡事故罚款应扣工资
  6.短线产品的奖励工资
  六、工资及工资增长基金
  1.上年末结存工资增长基金
  2.工资基数
  3.工资基金的其他收入
  4.非工资性支出
  5.本年包干盈(+)亏(-)
  6.本年末结存工资增长基金
  7.本年结算工资差额[注]本章是从部文节录而成,其中按“换算劳动生产率系数”计算新增效益工资十分不妥,应考虑按“换算劳动生产率指数”计算为宜。

第七章 劳动生产率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

  第二十二条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用劳动者的生产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率表示。它表明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效益指标。它的基本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表示;另一种是用生产单位新产品或提供劳务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指标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为了解各行业、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使用不同的产值产量指标、不同的人员范围和时间单位计算各种劳动生产率指标。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由于企业是一个以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单位,其生产成果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可以促进企业改进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二十三条 铁路运输劳动生产率
  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用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与相应的劳动耗量之比来表示。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对比,铁路运输业可计算以下几种劳动生产率:
  一、铁路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铁路运输换算吨公里
  铁路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千换算吨公里/人)=---------
                         运输平均人数
  二、铁路运输营运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铁路运输换算吨公里
  营运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千换算吨公里/人)=----------
                        营运工作人员平均人数
  三、铁路运输装卸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装卸作业实重吨  
  装卸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吨/人)=----------
                   装卸工作人员平均人数
  四、铁路运输业大修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自办大修工作量   
  大修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大修工作人员平均人数
  [注]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不包括援外及出国劳务(以下各章节均同)。
  第二十四条 工业劳动生产率
  是指工业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生产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来表示。
  常用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指标有以下几种:
  一、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工业企业平均人数 
  工业总产值 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的原则计算,“工厂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工业总产值是以整个工业企业作为计算单位;二是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三是同一产品的价值在各个工业企业、部门、地区之间允许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的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计算工业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当前使用的为1990年不变价格。
  工业增加值 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用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即用增加值各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相加求得。
  二、工人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
  工人劳动生产率(元/人)=---------
                 工人平均人数
  三、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为反映生产某项产品的工人的劳动率,可以计算若干种生产该种产品的工人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主要产品实物量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生产该项产品的工人平均人数
  主要产品实物量 为报告期生产并检验符合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技术要求的合格产品产量,不包括不合格产品数量。
  生产该项产品的工人(包括学徒工)指企业生产某项产品所占用的全部工人。包括:
  1.原材料预处理加工(如原材料挑选整理、粉碎、熔化、精制、配料等)人员;
  2.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
  3.车间内的化验(样验)分析人员及保全、保养人员;
  4.车间内的原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运送人员及灰渣、废弃物处理和排送人员;
  5.生产过程中其他辅助人员。但不包括:
  (1)进厂原料和出厂成品的仓库保管人员;
  (2)进厂原料和出厂成品的科(室)化验(校验)分析人员;
  (3)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和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员;
  (4)为全厂服务的设备制造、维修和检修专职人员;
  (5)为全厂服务的烧锅炉和配电人员;
  (6)服务人员;
  (7)其他人员;
  (8)发包外单位的加工人员。
  第二十五条 土木工程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是指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用一定时期内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表示。常用的有以下二种:
  一、土木工程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土木工程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
                   =----------------
                      土木工程建筑业平均人数  
  建筑业总产值 按1993年新规定,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二、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元/人)=----------
                   建筑安装工人平均人数
  [注]公式分母中的建筑安装工人平均人数,应包括学徒的人数在内,但不包括援外人员。

第二节 铁路运输业基层站段及主要生产组劳动效率

  第二十六条 铁路运输业基层站段及主要生产组从业人员劳动效率。
  在计算劳动效率时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即完成的工作量和劳动消耗量在时间范围上必须一致。实际工作量必须按法定报表填列。但应包括外委代办;设备数量以技术履历簿为准,但不包括备用设备、未安装设备、封存设备。
  一、机务段劳动效率
  1.机务段全员劳动效率
  计算公式:
  每人完成换算总重吨公里(万/人)
                 乘务区段总重吨公里+架修台数×换算系数 
                =-------------------
                      机务段平均人数      
  [注1]乘务区段总重吨公里:取自“机报-2”机车工作成绩及燃料消耗报表
  [注2]架修台数:取自“机报-1”机车运用及检修状况报表
  2.机车乘务人员劳动效率(蒸汽、内燃、电力机车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
                     机车总走行公里 
  每人完成机车总走行公里(公里/人)=---------
                    机车乘务员平均人数
  [注]机车总走行公里:取自“机报-2”机车工作成绩及燃料消耗表
  3.机车修理人员劳动效率(蒸汽、内燃、电力机车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
                     换算洗、定修台数
  (1)每人修理机车换算台数(台/人)=--------
                     机车修理平均人数
  [注]换算洗、定修台数:包括轨道车、抓煤机以及代固的修竣台数。资料取自“机报-1”机车运用及检修状况报表。
  (2)每人完成修竣机车换算总走行公里(千/人)
                修竣机车总走行公里+调小机车换算走行公里
               =--------------------
                      机车修理平均人数
  [注]修竣机车总走行公里及调小机车换算走行公里均按机车承修段统计,取自各局自行设计的“机报4”补充报表。
  4.蒸汽机车上煤、上水人员劳动效率
  计算公式:
               日均天然煤上煤吨数
  每人上水吨数(吨/人)=-----------
              机车上煤、上水平均人数
  [注]日均天然煤上煤吨数:取自“铁煤19”铁路用煤动态月报9栏(运用机车用煤)、17栏(生产用煤)19栏(生活用煤)之和,除以日历日数。不包括上述以外的其它用煤。
  5.内燃机车上油人员劳动效率
  计算公式:
               日均上油吨数
  每人上油吨数(吨/人)=--------
              机车上油平均人数
  [注]日均上油吨数:取自“铁油5”铁路燃油动态月报表9,14,17,18,19,20栏之和,除以日历日数,不包括上述以外的其它用油(如润滑油及机油等)。
  6.机车整备人员劳动效率
  计算公式:
                日均机车出入库台数
  每人整备机车台数(台/人)=----------
                机车整备平均人数
  [注]日均机车出入库数:是指日均机车出、入库台数之和。取自“机统4”站段分界点日志。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