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报局(台)名;
(a)船一岸用船舶种类的标志,如S/S或M/V等,以及船名/呼号(岸台在传往电报局时,在呼号后加/经转岸台的名称/呼号。
例如:S/S MARIA/A8HU/QINGDAORADIO/XST)
(b)岸一船发报局名用发报局地名,我国地名用汉语拼音填写。
(2)号数;
(a)船—岸一般逐日编列流水号;
(b)岸—船一般逐日按船分别编列流水号。
(3)字数;
由计费字数和实在字数组成。两者相同时,只用一个数字表示,两者不同时,则将计费字数写在实在字数的前面,中间用斜线分开。如计费字数/实在字数。
(4)电报的交发日期;
(5)电报的交发时间;
该时间由四个数码组成。前两码表示小时,后两码表示分钟。船—岸一般用世界协调时间(UTC),陆—船一般用发报局当地使用的时间。
(6)备注;
船到陆每份电报均应填入报费结帐机构识别码(AAIC)。
2.业务标志:
业务标志分两类,一类代表电报种类,另一类代表特别业务。两者同时使用时,代表电报种类的业务标志放在前面,代表特别业务的业务标志放在后面。传递时,每一个业务标志都单独列行。
3.收报人名址:
(1)船—岸收报人姓名和地址,书写有以下几种:
(a)使用完全的收报人名址;
(b)使用电报挂号的收报人名址;
(c)使用电话号码的收报人名址(如TF……随以收报人姓名);
(d)使用用户电报号码的收报人名址(如TLX—随以用户名称或用户人名);
(e)使用邮政信箱号码的收报人名址;
(f)由他人或其它单位收转的收报人名址,在实际收报人姓名之后随以C/O以及收转人名址。如:MASTER MARLA/A8HUC/O PENAVICO QINGDAO,
(2)岸—船收报人名址只书写收报人姓名、职称或房舱号数。
(3)收报局(台)。
(a)船—岸收报局(台):发往我国各地的电报,收报局名应在邮电部《汉语拼音局名簿》内查到,才能受理,转经国外各地的电报,应在《国际电报局名簿》内查到,否则应在收报地名后加注国名或地区名称,方可受理。
(b)岸—船收报局(台):发往船上的电报收报局,就是船台的船名与呼号,但最后要加注经转海岸电台的台名和呼号。如MIP-PONMARU/JPCS SHANGHAIRADIO/XSG。
4.电文: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除政务电报可用密语外,一般只能使用明语。
第5节 计字办法
3.83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的计字计费
1.实在字数:
(1)从业务标志起到署名止用间隔分开的每个字(词),凡需传递的,不论长短,各作一个实在字数;
(2)连接在文字之后需要传递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等,只算作一个字码,不单独算一个实在字数。连接在文字之前和之后的前括号、后括号、前引号、后引号,也分别只作一个字码计算,不能单独使用。其它符号可以单独使用,作一个实在字数。
2.计费字数:
(1)从业务标志起到署名止,对明语、密语或字母、数码、符号混合书写的字组,以及各种凑合字,均以每10个字码作一个计费字数计算,不足10个字码的,也按一个计费字数计算。
(2)国际公众船舶电报的中文电报,电文四码不能连写。三个罗马字母可以连写,但不能超过五码。对罗马字母连写的电报,概不负责译电。
3.每份国际公众船舶电报最低按7个字计费。
第6节 使用的文字
3.84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除政务电报外,一般只能使用明语。明语是指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字,其中每个字,每个短语,以及夹在文字中的每个字母组、数码组和电报通信中常用的简拼缩写字都必须保持它的原来的正常解释;全电都用明语书写的电报也称为明语电报;船舶气象电报的简码代号也称为明语电报。
3.85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允许使用的明语电报文字为:
1.中文:使用我国颁布的汉语拼音或邮电部编印的四码为一组,或三个罗马字母为一组的标准电码译发;
2.英文;
3.收、发报国家准用的语文(但必须用拉丁字母书写)。
3.86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也可使用经核准的密语。由字母、数码、符号或混合组成的含有秘密意义的字组或任何不合明语规定的字样都为密语,电文或署名内只要含有一个密语就作为密语电报。
3.87 外国船舶经我国岸台传递,与国外各地来往的密语电报,按国际惯例,照收照转。
第二十二条 港澳电报
3.88 船舶电台经由国内江、海岸电台与香港(包括九龙)、澳门来往的电报,只开放普通电报和加急特别业务。
3.89 与港澳来往的电报,其处理的办法基本上与国际公众船舶电报处理办法相同。
第二十三条 船舶气象电报
3.90 凡经指定的我国沿海、远洋船舶应定时向国内、外指定的海岸电台拍发船舶气象电报。
3.91 上海、广州和大连三个海岸电台免费优先抄收国内、外船舶发的船舶气象电报,上述三台收到后即直接传给当地气象部门。
3.92 为了便于拍发,国内船台拍发船舶气象电报的格式简化为:
——OBS,发报船呼号—…—
——收报岸台呼号、或者METEO BEIJING—…—
——电文。
远洋船舶如向国外岸台拍发船舶气象电报时,应按国际统一格式拍发。
第二十四条 电报的特别处理
3.93 岸台保留电报的期限
1.航务电报和国际公众船舶电报在电报交发次日起到第五天早晨因呼叫不到船台未能发出时,应将此报作无法投送处理并及时以公电通知发报人。
2.发往船台的航务电报,发报人可以指定该电报在岸台的保留天数,并在电报收报人名址之前加业务标志Jx(X为天数)表示,保留天数最多十天,不包括交发电报之日。当岸台未能在Jx规定保留的天数内将电报发给船台,岸台应将此报作无法投送处理,并及时以公电通知发报人。
3.发往船舶的航务电报,电报挂号署名后两码为“68”的调度电报,发报人应注明“远洋”和“沿海”或“近洋”字样,远洋电报加注业务标志“J2”(保留2天),沿海电报加注业务标志“J1”(保留1天),如岸台未能在上述保留时间内发给船台,则自电报交发之日起,在第三日(远洋)及次日(远洋、沿海)0800,以公电通知发报人。如发报人未注明J1或J2,应按3.93.1.办理。
4.当岸台确信收报船台很快进入它的通信业务区时,可不受上述日期限制;当岸台有理由确信收报船台已肯定离开它的通信业务区或不会进入它的通信业务区时,也不必等到上述期满,可提前发公电通知发报人。
5.未能投送的电报,应将未使用过的特别业务费退还发报人。
3.94 无法投送的通知
船台发往陆地的电报,电局无论什么原因未能送妥,均发无法投递的公电通知原电经转岸台。岸台收到后,如复核无误,应发公电通知船台,作无法投递。陆地发往船台的电报,船台收到后,因故未投送,也应发公电通知原电经转岸台,并转告原发报局。
3.95 电报的注销
1.发报人或船舶申请注销其交发的电报,如电报尚未从岸台发出或转出可以注销,如已从岸台发出或转出则不能注销。
2.发往船台的电报应发报人要求可以在注销后退未使用过的特别业务费,其它各费不退。
3.96 船舶进港后的电报处理
发往船台的电报,如岸台确知收报船舶已进本港或国内其它港口电台停止工作时,则发出公电将有关电报及船舶停靠地点告邮电局处理,如来自国外,则发公电通知邮电局将此报直接送船或交当地外轮代理公司转交。此电只退未使用过的特别业务费,其它各费不退。
3.97 中文作字法
1.在中文电报中,如有个别汉字在《标准电码本》内查不到,可用下列作字办法:
1=代表上加 6=代表上减
2=代表下加 7=代表下减
3=代表左加 8=代表左减
4=代表右加 9=代表右减
5=代表中加 0=代表中减
例如:电文第五字“铌”,电码本查无此字,可先在电文内译成“金”(6855),然后按电码作字法,在备注栏内加注:“TXT5W 685541441”即可。
2.国际船舶电报对在标准电码本内没有编印的中文汉字,不能采用国内电报作字法,须在备注栏内直接说明。如收报人名址第2字“□”,传递时,在收报人名址第2字只发“鸟”(7680),而在备注栏内说明“2ND/ADDS 7680 0060 7240 0502 1472”(收报人名址第2字“鸟”上面加“山”)。
第二十五条 公电
第1节 处理航务电报业务的公电
3.98 处理航务电报业务的公电种类、标志、适用路由、使用规定列表如下:
<font size=+1>
------------------------------------
种类 |业务标志| 适用路由| 使用规定
-----|----|-----|-------------------
业务、公务| | |岸台发布重要启事或岸岸、船岸之间重要
| |岸岸、船岸|
| A | |的业务、公务往来。此种公电用正式电报
公电 | | 之间 |
| | |格式拍发。
-----|----|-----|-------------------
业务、公务| |船岸、船船|有关更正、补充、注销、查询、投送、约会
| SVC| |
公电 | |岸岸之间 |、要求通话等都用此公电。
------------------------------------
</font>
3.99 航务电报业务SVC公电的格式为:
——SVC TO……(收报台呼号);
——公电电文;
——发报台呼号,日期/时间。
上述公电电文可使用英文明语,“Q”缩语或简字,还可使用中文明码。
第2节 处理国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的公电
3.100 处理国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的公电种类、标志、适用路由、使用规定和收费列表如下:
<font size=+1>
------------------------------------
种类 |业务标志| 适用路由 | 使用规定 |收费
------|----|-------|-----------|----
| | |电局与岸台之间处理电 |
业务公电 | A |电局与岸台之间| |免费
| | |报业务事项 |
------|----|-------|-----------|----
纳费业务公电|A |电局与岸台之间|见第3.101款 |见第3.
| | | |101款
------|----|-------|-----------|----
业务公电纳| | | |
|SVC |岸台与船台之间|岸船之间用SVC标志 |免费
费业务公电| | | |
------|----|-------|-----------|----
简便公电 |AQ |岸台与电局之间| 无 |免费
------|----|-------|-----------|----
简便公电 |RQ |岸台与电局之间| 无 |免费
------|----|-------|-----------|----
简便公电 |BQ |岸台与电局之间| 无 |免费
------------------------------------
</font>
3.101 国内公众船舶电报纳费业务公电的使用规定如下:
1.收发报人对其交发或收到的电报,自交发或收到日期起六个月以内,要求办理下列事项时,可使用纳费业务公电:
(1)查询发报人的住址、姓名;
(2)查询所发出电报的送妥时间或送交情况;
(3)通知收报人速复回电;
(4)注销业已发出的电报;
(5)增、删、更改原发电报的收报人名址和电文。
2.一份纳费业务公电,只限处理一份有关的电报。
3.收报人查询来报的疑问字句,免费办理。如查询结果系发报人错误,应由发报人另发纳费业务公电更正。
4.电报已经发出,不能更改收报局名及使用的特别业务。
5.纳费业务公电的收费为:
(1)不论是否需要回电,每份收取十个字的普遍电报费。
(2)增、删、更改电文、名址的,每份以增、删或更改十个字为限,超过十个字的,每超过一个字,另加收一个字的普遍电报费。
(3)注销尚未发出的电报,手续费0.20元。
3.102 船岸之间传递的国内公众船舶电报的业务公电,其格式见3.99款。
第3节 处理国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的公电
3.103 处理国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的公电种类、标志、适用路由、使用规定和收费列表如下:
<font size=+1>
------------------------------------
种类 |业务标志| 适用路由| 使用规定 |收费
-----|----|-----|--------------|----
| | |电报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发 |
| |岸台与电局| |
业务公电| A | |生的错情,必须由岸台与电局 |免费
| | 之间 | |
| | |内部改正或说明的公电 |
-----|----|-----|--------------|----
纳费业务| |岸台与电局| |
| ST | |见第3.104款 |见第3.
公电 | | 船台之间| |104款
-----|----|-----|--------------|----
纳费业务公| |岸台与电局| |已在发电
|RST | |要求答复的ST公电的回电 |人拍发S
电的回电| | 船台之间| |T时收取
-----|----|-----|--------------|----
| | |A.船岸之间一般用SVC标 |
| |岸台与船台| |
业务公电|SVC | |志;B.海上医疗征询业务等也|免费
| | 之间 | |
| | |用SVC |
-----|----|-----|--------------|----
| |岸台与电局|用于发方对当时发出的电报 |
简便公电| AQ | | |免费
| |船台之间 |主动提出更正、补遗等 |
-----|----|-----|--------------|----
| |岸台与电局|用于收方对当时收到的电报 |
简便公电| RQ | | |免费
| |船台之间 |向发方提出查询等 |
-----|----|-----|--------------|----
| |岸台与电局| |
简便公电| BQ | |RQ的回电 |免费
| |船台之间 | |
-----|----|-----|--------------|----
| |岸台与电局|用于处理有关约会、频率、结 |
简便公电| XQ | | |免费
| |船台之间 |帐单位等方面的事宜 |
------------------------------------
</font>
3.104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纳费业务公电的使用规定如下:
1.收、发报人对其交发或收到的电报,自交发或收到日期起六个月以内,要求办理下列事项时,可使用纳费业务公电:
(1)查询发报人的名址或挂号;
(2)更改、补充收报人的名址或挂号;
(3)更改在同一国家内的收报局名。
2.除上述内容以外的有关注销、催复、复改、补充、删除、重发等业务要求,均不能使用纳费业务公电,应由发报人自行拍发普通电报处理。
3.一份纳费业务公电只能查询或更改一份有关电报的事项。
4.纳费业务公电按普通电报价目收费。电文按1—10码作一字计算。
5.纳费业务公电的收费和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font size=+1>
------------------------------------
| 计字计费 |
使用范围 |---------------| 注意事项
|公电费|回电费|更改费|合 计|
--------|---|---|---|---|-----------
查询发报人 | | | | |
| 1 | 7 | | 8 |
名址或挂号 | | | | |
--------|---|---|---|---|-----------
更正、补充 | | | | |
| 1 |按字 | | |不能同时更改收报局名
收报人名址 | | | | |
--------|---|---|---|---|-----------
更正收报人挂号 | 1 | | 1 | 2 |不能同时更改收报局名
--------|---|---|---|---|-----------
| | | | |只限于同一国家不能同时
更正收报局名 | 1 | | 1 | 2 |
| | | | |更改收报名址
------------------------------------
</font>
6.纳费业务公电费由收、发终端局(台)所得。
3.105 国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公电船岸之间传递的格式及使用文字见第3.99款。电局与船台之间的公电由岸台传递。传递时,岸台应将公电密语译成英语后发船。
第四章 无线电话通信
第二十六条 水上无线电话
第1节 定义
4.1 水上无线电话是指采用HF、MF、VHF水上专用频带进行船舶间、船与专用无线电话台间或经岸台和陆上通信话路转接的船与用户间无线电话通信。
第2节 业务种类
4.2 航务无线电话:凡交通系统各单位的船舶电台与江、海岸无线电话台或专用电话台间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调度指挥和运输生产进行的无线电话通信,均属航务无线电话。
4.3 国内公众船舶无线电话:国内用户经我国岸台和邮电部门国内电话网与我国船舶间进行的无线电话通信,均属国内公众船舶无线电话。
4.4 国际公众船舶无线电话:凡我国船舶电台与外国船岸台间、外国船舶电台与我国岸台间以及我国船舶电台经由我国岸台与外国用户间进行的无线电话通信,均属国际公众船舶电话。
第二十七条 频率使用
第1节 呼叫与回答的频率
A 1605—4000kHz
4.5 2182kHz是无线电话国际遇险频率,此外还用于呼叫与回答,以及岸台发送通话表引语。
4.6 为减少2182kHz上的干扰,经核准,岸台也可用其工作频率对在2182kHz上呼叫的船进行回答。
B 4000—27500kHz
4.7 国际上规定船台和岸台用于无线电话呼叫的载波频率为:
<font size=+1>
--------------------------------
频道号 | 船台 | 岸台
--------|--------|--------------
421 | 4125kHz| 4417kHz
--------------------------------
606 | 6215kHz| 6516kHz
--------|--------|--------------
821 | 8255kHz| 8779kHz
--------|--------|--------------
1221 |12290kHz| 13137kHz
--------|--------|--------------
1621 |16420kHz| 17302kHz
--------|--------|--------------
1806 |18795kHz| 19770kHz
--------|--------|--------------
2221 |22060kHz| 22756kHz
--------|--------|--------------
2510 |25097kHz| 26172kHz
--------------------------------
</font>
4.8 我国目前船、岸电台的呼叫与回答的频率采用船、岸电台的成对工作频率。
C 156—174MHz
4.9 156.80MHz(16频道)是无线电话国际遇险、安全和呼叫频率,此外还用于呼叫与回答,以及岸台发送通话表引语和重要的简短的航行资料。
4.10 专用话台与其船舶通话应在核准的频率(频道)上进行呼叫与回答。
第2节 工作频率
A 1605—4000kHz
4.11 船台在2182kHz上与岸台沟通后,应主动将其工作频率通知岸台,并立即移至工作频率上通话。
B 4000—27500kHz
4.12 使用单边带电话的船岸电台只能使用J3E类发射。船岸电台在成对频率上工作,岸台不得使用未经核准的频率。
C156—174MHz
4.13 船岸电台在156.8MHz上沟通后,双方应移至工作频率上通话。如果呼叫与回答是在双方工作频率上进行的,沟通后即可通话。
4.14 在实际工作中,船岸工作频率可用频道号代替。
第二十八条 无线电话通话语言
4.15 我国水上无线电话通信主要使用汉语和英语。
在通话中可使用适当的“Q缩语”,当有必要讲读某些词句、难字、业务缩写字、数字等时,可使用国际《读音字母与数字代码》表(见附录五)。
第二十九条 呼叫与回答的程序
第1节 一般规定
4.16 为了保证呼叫的及时接收,减少呼叫频率(频道)上的干扰,凡开放2182kHz、156.80MHz以及开放高频无线电话和专用甚高频电话的岸台,在其业务时间内必须保持对这些频率(频道)不间断认真守听。
4.17 为了接收遇险呼叫,在2182kHz和156.80MHz上的一切发送应保持在最低限度。在156.80MHz上不得超过一分钟。除遇险通信外,其它发送之前应先守听一下,以确信没有正在进行遇险通信后再发送。
4.18 船、岸电台也可先以无线电报进行呼叫与回答,沟通后再移至无线电话频率上通话。
4.19 如果本台的发射干扰了其它正在进行中的通信,一经指出,应即停止发射。
第2节 呼叫与回答的格式
4.20 呼叫格式:
1.国内电话:
——被呼叫电台的名称,不超过三次;
——“我是……台”,不超过三次;
——“听到没有,请回答”,一次。
(但是,在VHF频道上通信情况良好时,上述呼叫次数可适当减少)。
2.国际电话:
——被呼叫电台的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不超过三次;
——“THIS IS”字样(如语言困难,或用DE,读作DELTA E-CHO);
——呼叫电台的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不超过三次;
——“OVER”字样。
(但是,在VHF频道上通信情况良好时,上述呼叫次数可适当减少)。
4.21 每次间隔两分钟的呼叫发送三次后,被呼叫电台仍未回答时,应停止呼叫。但是,当被呼叫电台没有回答,该项呼叫可在三分钟的间隔内重复发送。
4.22 回答格式:
1.国内电话:
——呼叫电台的名称,不超过三次;
——“我是……台”(被呼叫电台的名称),不超过三次;
——“听到了,有事请讲”,一次。
(但是,在VHF频道上通信情况良好时,上述回答次数可适当减少)。
2.国际电话:
——呼叫电台的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不超过三次;
——“THIS IS”字样,(如语言困难,或用DE,读作DELTAECHO);
——被呼叫电台的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不超过三次;
——适当用语。
(但是,在VHF频道上通信情况良好时,上述回答次数可适当减少)。
第3节 呼叫与回答的其它规定
4.23 如果被呼叫电台不能立即接收电话,沟通后应告稍等,等待时间超过十分钟时,应说明原因。
4.24 一台收到一个不能确定是否对它的呼叫时,应等到该呼叫重复并听清后再回答。而一台收到一个对它的呼叫,但对于呼叫电台的识别不能确定时,该台应立即回答,并要求呼叫电台重复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
4.25 当岸台同时收到几个船台呼叫时,不论国内、外船舶,均按出呼顺序和先急后缓的原则,予以安排通话次序。
第三十条 电话的发送
4.26 如果是从呼叫频率移至工作频率,通话前应进行呼叫,格式如下:
1.国内电话:
——被呼叫电台名称,一次;
——“我是……台”(呼叫电台的名称),一次;
——“听到没有,请回答”,一次。
2.国际电话:
——被呼叫电台的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一次;
——“THIS IS”字样,(如语言困难,或用DE,读作DELTAECHO);
——呼叫电台的呼号、名称或其它识别,一次;
——“OVER”字样。
4.27 移至工作频率后,如果需接转到陆上用户的电话,岸台应告船台稍等并尽快与陆上电话网路接通。如不能迅速接通,岸台应告船台等待或另约时间。
4.28 双方工作完毕,应以下列方式结束通话:
1.国内电话:双方用“无事,再见”结束。
2.国际电话:双方用“OUT”。表示,(如语言困难,或用“VA读作VICTOR ALFA)。
4.29 需收费的电话,通话结束前,岸台应主动告诉船台需计费的通话分钟数,并询问船台的“AAIC”或话费结帐单位。每次电话以三分钟起算,不足三分钟按三分钟计算。
第三十一条 通话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