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会计报表按季编报,逐级汇总上报。各分局于季度终了廿五天内报局,各研究所和直供单位于季度终后十五天内报局。
6、会计交接
(1)会计主管和经管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认真办理交接手续,没有交接清楚不得离职。
(2)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时,应将工作情况作详细介绍,并将所经管的有关文件、资料、凭证、账表、公章、支票、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卷、贵重物品等,编造移交清单,会同会计主管人员当面向接替人交清,并由移交、接替、会计主管人员盖章。经管账薄的人员办理交接时,应进行结账,经核对无误后,在账数字下盖章,并在“经管账薄人员一览表”上注明移交日期,由交接双方盖章。
短期离职的移交手续,可按单位首长指示办理。
(3)单位撤销、合并、会计主管人员和会计人员必须办好清理工作,结清账目。并向接收单位或上级机关移交清楚后,方可离开。
(4)各单位财产物资管理部门的人员离职,办理交接,应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7、查帐制度
各分局、研究所对下属开支单位,每年至少查帐一至二次,平时发现了重大问题,应随时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查帐主要是对帐薄、单据、凭证和各种报表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经费开支是否合理合法,有无超支,有无铺张浪费等违犯政策、法令、财务规章制度的行为;现金管理是否严格,有无挪用、垫支及违犯结算制度的现象;会计核算资料是否完整、正确,会计手续是否完备,帐目清理是否及时,有无弄虚作假、帐目混乱、不遵守会计制度的现象;会计人员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权限。在查帐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对发现的问题要反复核实,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算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财力保证。既要满足事业需要,又要合理地、节约地使用资金。根据预算资金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分别规定主要管理原则和核算手续如下:
1、领拨经费
加强资金调度使用,上下协同做好保证工作。各单位应当按季分月份编制用款计划,原则上按下达年度预算分月拨款,遇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用款计划时,必须事先申请并注明那个月份减拨,在上级资金可能保证的情况下予以增拨。各单位用款计划应在本季度用款之前二十天内报来(在未下达指标前由局酌情拨款),按上报计划请领和拨款。
按财政部“限额拨款”、“划拨资金”两种方式下拨预算资金。各种预算资金,应当按照财政体制和预算级次逐级领拨。各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得向没有经费关系的单位垂直拨款,同级主管部门之间也不得发生经费领拨关系。如果需要时,应通过同级财务部门办理划转预算手续,以减少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2、资金管理
(1)银行开户,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资金的性质,分别在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开立存款账户。海洋局机关、各分局、研究所和总台等会计核算单位,根据核定的经费限额,在当地开立中央预算经费限额户。
海洋局所属(含营以下单位)报销单位的经费、差额单位的差额补助和其他的业务收入、特种资金、应缴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留用)、福利费、留用党、团费、代管经费和其他往来款项,应在人民银行“中央机关、团体其他存款”科目下开立有关存款户。
各单位食堂的存款和职工的互助金存款,不应与预算资金存款户、其他存款户和一般机关、团体存款户混淆。
①93户,中央金库限额支出(含海洋事业费、海洋环保事业费等),核算实行“中央经费限额拨款办法”的中央预算单位,在用限额内向银行支取款项。
②85户,特种存款,核算各军兵种,团以上各级后勤财务等单位的存款。海洋局各单位按海后、舰后规定执行。
86户,特种企业存款,核算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军区、军兵种所属工厂、农场、军马场(包括师、团自办的和经营的小工厂、小农场,以及家属工厂)、军人服务社等企业单位存款。
③88户,机关团体预算存款,核算预算单位由财政机关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资金的存款。
④89户,机关团体一般存款,核算范围;机关团体预算外资金存款,财政预算单位所属的报销单位的经费存款,差额补助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业务收入,以及党团、工会费等存款,不属于企业性质,又无财政拨款关系的福利事业单位,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附属的职工食堂、托儿所等单位存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连队、机关食堂、招待所等单位的存款。
账户名称,除85户、86户按军队规定外,“限额拨款”、“其他存款”户,均按单位名称和另加财务专用章逐级办理开户手续(印鉴按银行规定办理)。
经费限额的缴回,均应填制“缴回经费限额通知”(可用转拨经费限额通知代替,但须将“转拨”二字改为“缴回”字样),以用款机关为拨出,上级机关为拨入,由下而上地送本机关开户行办理缴回手续。缴回上级机关的经费限额余额,不得以现款(含信汇)来办理缴还手续,以免年终决算核算银行支出数时发生差额。
(2)支票管理。支票存根应由领取人签章(有借据的,可不再签章);支票存根和银行送款薄存根,一律作为原始凭证,附于记账凭单之后(报销单位按月份装订保管),均不得散失废弃。平时开出支票,应尽量不跨月支取,一律不准跨年,应按月和开户行对账,保证账账、账款相符。凡不属于资金供应与开支报销的单位,严禁帐户资金出借或随意挪用。凡属于局系统兄弟单位内部临时借垫款,原则上应事先汇入后(在本单位计划内)支用,特殊情况亦应经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借垫挪用资金。
为了防止盲目采购物资,避免账目错乱和发生空头支票,加强资金管理,堵塞漏洞,财务会计部门,原则不签发无金额支票,如果事先不能确定品种、数量、金额时,经本单位领导人批准,财务部门可以在符合下列条件下,签发不填写金额的支票。
①签发的支票,只限于转账支票,并需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的名称和签发日期。
②财务部门必须规定支票的用途和限额,并在规定期限内向财务会计部门(在一天内报告开支数字和及时报账,最多不超过三天)报销。
(3)现金管理: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制度,按照规定使用现金。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限额按规定分别由上级后勤财务部门或开户银行核定。超过限额的现金及时送存银行。提取、运送、保管现金要有安全措施,防止丢失、被盗。库存现金管理,不准以借据和白条顶库存现金;也不准提取大量现金进行异地(含当地)采购和上交或偿还借款;不准私借公款。
3、经费支出:
(1)经费支出是各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经费支出应当以用款单位实际消耗掉的资金和材料,体现事业效果的实际支出数字为准。各单位应当根据预算、计划规定的用途和开支范围,按照国家确定的定额、标准和人员编制办理支出,并应厉行节约。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计划、超预算、超标准和不合规定的支出。更不得以拨作支、以领代报。
(2)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数是财政核销单位支出的依据,必须按照装备、人员实力、标准制度规定,以实际发放数列为经费支出。凡实行一、二级仓库管理的单位,事业用材料购入时都应先记材料账,而后领用出库再转为经费支出。对贵重材料,领用部门月终如有节余,应当退回材料库,冲减当月经费支出。
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为经费支出,各单位同时记入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基金科目。
拨付所属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单位的差额补助费,按实际拨补的数额列为经费支出。
(3)经费支出收回的处理方法:
收回本年度的经费支出,记入收回的当月账内,减少本年度经费支出。收回的职工宿舍房租水电费,转入本单位房屋维修费冲减支出处理;属于已列经费支出报销的,作为减本年经费支出处理。
各单位库存材料盘盈、盘亏价款和材料变价处理的差价都作为减少或者增加年度经费支出处理,不再作为主动增减拨入经费处理。
收回以前年度的经费支出,包括已列实际支出数报销的固定资产和材料变价款等,一律作为应缴预算收入上缴国库。
(4)一切拨款凭证,如银行支票存根、银行付款委托书、汇款回执等,只能作为拨出款项的证明,不能作为支出报销的根据。必须按照上述不同的数字核算基础,分别取得开支单据、会计报表或者用款单位领据后,才能作为经费支出的依据,不准以拨作支,以领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