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道部关于蒸汽机车段修规程

  第38条 在厂修间隔中间,可根据水锈厚度,做一次酸洗。酸洗时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第39条 内火箱各钣及炉撑的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架修时,局部膨出(三个炉撑间隔)须在5毫米以内。波浪形膨出须在4毫米以内,超过时切换或挖补。
  二、侧钣的挖补,其高、宽均不少于三个炉撑间隔,同向的焊缝间隔不少于两个炉撑间隔。炉角的挖补每侧至少须带有一个炉撑。
  三、机车在洗修后灌汽点火时,许可堵塞不超过2根,在洗修间许可分散的堵塞不超过5根折损的炉撑,下次洗修时予以修复。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许可有两根并列堵塞炉撑(摇炉座处除外)。
  四、架修时,炉撑孔的裂纹连续不超过五个间隔或累计总数不超过十五个间隔时,许可焊修。
  五、内火箱钣环形及放射形裂纹应消除后焊修。但孔径不得超过44毫米。如扩孔后仍有残存的裂纹且不超过二条时,许可焊修。
  六、架修时炉撑警告孔应清扫,洗修时按轮检期清扫。
  第40条 烟管、拱砖管及过热管的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根烟管或过热管焊接时,不超过五段;每段不短于100毫米。烟管管端的缩口部分应符合设计尺寸。每组过热管的焊口应尽量错开。
  二、拱砖管焊接时,须在两端平直部位,管头长度应为100~300毫米,并用新料。
  三、不许焊接修拱砖管上的裂纹和磨耗,但拱砖管体上,在火箱两端沿焊波交界处的裂纹,长度不超过圆周长的1/3时,允许焊修一次。
  四、烟管、拱砖管及过热管组装前,须施行30公斤/平方厘米水压试验,并做锤击检查。
  五、架修时,烟管组装后,须经不低于8公斤/平方厘米水压试验,不漏再圈焊。圈焊时,炉内须注满20℃~30℃的温水。若分散不超过15根烟管圈焊时可以不注水。
  过热管组装后,须施行不低于4公斤/平方厘米,保持5分钟的水压试验。
  第41条 锅炉检修后,遇有下列条件之一时,须做锅炉定压保持5分钟的水压试验,并记入机车履历簿内:
  一、切换或挖补锅炉钣面积不超过30个炉撑时(包括挖补炉口);
  二、焊修管钣孔或炉撑孔间连续超过两个间隔的裂纹;
  三、焊修火箱炉口的裂纹或内外火箱各钣弯曲部100~300毫米长的裂纹;
  四、在一块钣上,焊修炉撑数量在50~100根,或不超过火箱内炉撑总数15%时;
  五、抽换全部大小烟管及挖补炉角时。
  如锅炉检修中超出上列范围时,须进行锅炉定压加5公斤/平方厘米的水压试验。
  进行水压试验时,须装监督表。
  第42条 架修时,根据委修段的申请和机车燃烧状态,校对烟筒与废汽口中心,并须检查烟箱装置试验烟箱气密,达到状态良好,不泄漏。
  第43条 锅炉安全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表的汽、水通路畅通,并符合设计尺寸。
  水表安装后,须按锅炉顶钣标示牌校对最低水位指示标及水表最低水位,符合下表(表略)尺寸。
  二、蒸汽压力表的蒸汽管及止阀通路须畅通。检修后的汽压表及其止阀须在全开状态下加铅封。
  各压力表每三个月至少检修校对一次。
  三、易熔塞浇铸后,须施行锅炉定压加5公斤/平方厘米保持5分钟的水压试验。
  洗修时,易熔塞须卸下检查试压,并留印迹。每三个月至少重新浇铸铅锡合金一次。
                +3
  易熔塞在顶钣上的突出量为26 毫米。如机车履历簿中记载有管钣折缘高出
                -0  
顶钣5毫米以上时,须相应增高易熔塞的突出量。
  四、锅炉安全阀须调整:第一阀在超过定压0.2公斤/平方厘米时,开始喷汽;第二、三阀在超过定压0.4公斤/平方厘米时,开始喷汽。回座时,锅炉蒸汽压力较喷汽时压力的降低:第一阀不得多于0.5公斤/平方厘米;第二、三阀不得多于0.7公斤/平方厘米。检查合格后须加铅封。
  洗修时,锅炉安全阀每三个月至少解体检修一次。
  机械部
  机械部检修后,汽缸、汽室汽密状态良好,配汽均匀,各部件组装后不蹩劲,不热,油路畅通。
  第44条 汽缸汽室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汽缸、汽室套须压装,其压装的压力按套的外径计算,每100毫米为6~12吨,压装后须削旋。
  二、架修时,汽缸套内径与其前端扩大部的直径差不小于6毫米。
  三、汽缸、汽室套削旋后,其工作面的光洁度应达到□5以上。
  四、架修削旋汽室套时,其中间扩大部应按设计直径差同时削旋。
  第45条 鞲鞴、十字头、滑钣检修后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架修时,汽缸鞲鞴涨圈槽宽,按下列尺寸堆焊恢复(铸铁鞲鞴除外)(表略)。
  二、鞲鞴杆锥体部与十字头镶入孔的接触面、十字头圆销锥体部与销孔的接触面均须在80%以上。
  三、架修时,鞲鞴和十字头组装后,须符合下列要求:
  1.十字头两内侧面至鞲鞴杆中心线的距离差,须在0.5毫米以内;
  2.十字头圆销孔中心线与鞲鞴杆中心线同一水平面上的直角差须在0.2毫米以内;同向上下位移须在0.5毫米以内;
  3.滑槽两内侧白合金摩擦面与滑钣纵中心线不平行度须在0.2毫米以内;其同向偏移不大于0.5毫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