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身的裂纹、腐蚀(球型头除外)。
二、弯头的烧损或崩裂。
拱砖管
第28条 焊接拱砖管管头,每端不得多于1处,焊缝不许在弯曲处。管头长度应为100~300毫米,并须使用新管。焊前,将管端切成30°坡口,清扫见新后对齐施焊。施焊时,焊波与坡口中心应一致,并须焊透,不许有焊瘤等缺陷。焊后,须经30公斤/平方厘米的水压试验,并做锤击检查。
第29条 焊装拱砖管时,管与管孔应密贴,焊缝尺寸应为8×8毫米,不得有咬边现象。焊后,须经水压试验,不得漏泄。
第30条 焊接拱砖管上两端沿焊缝交界处的裂纹,长度不得超过圆周长的1/3。焊前,须清除裂纹,清扫见新。此种焊接只许一次,如再发生裂纹,须更换新管。
禁止焊修管身上的磨耗和裂纹。
炉撑
第31条 圈焊新换炉撑时,应将炉撑周围清扫见新,炉撑头突出火箱钣应为8~12毫米,焊缝高度应为6~8毫米。
圈焊旧炉撑时,应将旧焊波铲去,清扫见新后施焊。
第32条 焊接炉撑的环形和放射性裂纹,须用铣刀将裂纹完全消除后圈焊。如裂纹贯穿锅钣,须拆除炉撑,扩孔消除裂纹,但孔径的扩大不得超过44毫米。如扩孔后仍有残存的裂纹且不超过2条时,许可焊修。
第33条 火箱各钣炉撑的焊接,应分段进行。应先焊固定炉撑,再焊活动炉撑,并应按隔一个焊一个,隔一排焊一排,最后再将剩余部分按上述方法依次焊完。
第34条 机车在洗修后灌汽点火时,许可堵塞折损的炉撑不超过2根。洗修间许可堵塞分散的折损炉撑不超过5根。下次洗修时应予以修复。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许可堵塞两根并列的炉撑(摇炉座处除外)。
第35条 炉撑有下列情况时禁止焊修:
一、用电弧切割炉撑头。
二、气割炉撑时损伤锅炉钣。
三、自由炉撑帽和座焊在一起。
四、气割炉撑焊波的不良部分。
管钣
第36条 焊接管钣折缘上垂直于弯曲处的通连焊缝的裂纹时,管钣全周的摺缘上总数不得超过5条,两裂纹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00毫米。焊前裂纹末端应钻8~12毫米的孔,切成V形坡口。裂纹长度超过150毫米时,应以逆向分段法施焊,并应注意坡口根部必须焊透。
第37条 许可焊接管钣平行于弯曲的裂纹1条,长度不得超过300毫米。焊接要求同第36条。
第38条 焊接管钣靠边一排管孔向弯曲部垂直的裂纹总数不得超过6条,每条长度不得超过30毫米。裂纹长度超过30毫米时,须在管孔内焊装8~12毫米厚的无缝钢套。焊装前在裂纹末端钻8~12毫米的孔,切削V形坡口。由裂纹末端向钣边施焊。
第39条 焊接管孔间隔裂纹时,须将裂纹处的烟管抽出,切削V形或X形坡口后施焊。先焊靠近外排烟管相邻的裂纹,不等冷却就再焊另一个。
第40条 管钣上部弯曲处挖补时,先抽出烟管,在管钣与顶钣和旧焊缝上距切下部分左右两端的外方30~40毫米处各钻一个8~12毫米的孔。然后切去不良部分。用卡具紧固好补钣,以逆向分段法施焊,由下部焊起,后焊顶钣与管钣的焊缝。最后堵焊焊缝两端的小孔。并在焊缝上的大烟管孔内,焊装8~12毫米厚的无缝钢套,背面铲修焊平。
第41条 管钣有下列情况时禁止焊接:
一、裂纹形成合口。
二、长达四个间隔以上的裂纹。
三、由管孔向四方发展的裂纹和边破裂超过管孔扩大量(大烟管为6毫米,小烟管为4毫米)时。
四、两裂纹间少于两个健全间隔(但四个间隔内有两个裂纹除外)。
内火箱钣炉撑间隔裂纹
第42条 机车架修时,焊接炉撑间隔的裂纹,每钣上连续裂纹不得超5个间隔,总数不得超过15个间隔。焊前,在裂纹末端钻8~12毫米的孔,裂纹附近清扫见新,切成V形坡口。用逆向分段法施焊,每段长度不得超过两个炉撑间隔。
侧钣挖补
第43条 侧钣的挖补,其高、宽均不应少于三个炉撑间隔,同向的焊缝间隔不应少于两个炉撑的间隔。
挖补时,切除不良部分后,补钣边缘切成30~35°坡口,点焊固着,用逆向分段法施焊。补钣焊完后,再按第31条的规定圈焊炉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