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轻工业部、商业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供应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轻工业部、商业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
 供应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日)


  现将轻工业部、商业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供应工作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
  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特需用品, 仍在沿海城市生产, 布局是不合理的,应当逐步改变。从现在起,要在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在两部报告中提到的九个城市,改建和扩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基地,力争在今后两、三年内,做到大部分民族特需用品基本满足当地和毗邻省、自治区的需要。生产用的原材料,要纳入省、市、自治区物资供应计划,优先供应。同时要继续发挥沿海传统产区的作用,在新基地建立以前,原有的生产、供应关系不要中断。
  少数民族特需用品, 不但品种要多, 而且要保证质量。商业部门要大力支援工业生产,积极收购,并且组织好供应。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供应工作的报告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发展民族商品的指示精神,最近我们召开了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轻工业、商业代表参加的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座谈会。
  到会代表一致认为, 做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 对于落实中央关于“要做好经济工作。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的指示,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信心百倍,表示一定要把少数民族特需用品抓好。
  从去年五月,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和供应情况的报告》以来,各地党委很重视,加强了领导,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恢复速度逐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供应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当前有些同志对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供应是“复旧”;有的认为抓少数民族特需用品是一阵子, 不久又要淘汰的, 说这是“短命产品”,因而有些应该恢复的品种没有及时安排生产,或者是原材料不落实,生产的数量不能适应需要。目前朝鲜族锅、苗族鼎锅、藏族炒锅、瓷碗、藏刀、蒙古刀、奶桶、羊毛剪子、藏族礼帽、维吾尔族小花帽、民族绸缎、花边、金银饰品等等,供应严重不足。虽然这些习惯如装饰用品等等也是可以逐步改的,但上述商品的供应不足, 又涉及到少数民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