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路经费收支计划。
收入:养路费收入,上年结转、国防公路养护补助及其他。
支出:养路工程费、养路事业费、养路其他费。其中,养路工程费(包括公社公路养护补助费)须占总费用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二、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改建工程计划。
三、公路养护好路率指标计划。
四、公路绿化计划。
五、劳动力计划(包括民工建勤计划)。
六、主要材料、机具和劳保用品计划。
七、公路工业生产计划。
第十七条 各级公路部门的计划、统计人员,要经常检查掌握计划落实和执行情况。为了及时掌握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人员应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统计工作。
养路道班、生产班组要按期填写生产原始记录,以备考核。
公路断阻交通在二天以上时,要逐级上报,干线公路并应报部。
第十八条 对养路工程、机具、材料等都要实行定额管理。
省级公路部门应根据地区条件、道路技术状况、行车密度、施工操作技术水平等,分别制订各自的生产定额,作为管理考核的依据。
技术管理
第十九条 养路技术工作,要……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工作,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新设备,要按科学态度办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设计、
施工、养护的技术水平。
各级公路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责任制度,搞好技术管理工作。配备技术负责人,保持技术队伍的相对稳定。对重大技术问题,必须经过有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小组审定。
第二十条 公路养所质量指标,是全面养护的主要成果。为便于检查考核,统一路况标准,将路况分为优、良、次、差四等。以优等、 良等路里程占养护里程的比重--好路率,作为衡量养护质量水平的信据。要膛步提高好路率,减少次等路,消灭差等路。
优等:路面平整,路拱适度,行车顺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水沟畅通;桥涵维护完好;标志完善鲜明;行道树齐全。
良等:路面平整,行车平稳;路肩和边沟排水良好;标志完好。
次等:路面有波浪、露骨或小坑槽,行车轻微颠簸 ;路肩和边沟排水不良 ;标志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