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大检查办公室应根据国家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自查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组织推动企业和单位认真搞好自查工作。主要包括:
(一)通过召开会议和各种新闻媒介,广泛深入地宣传大检查的各项政策和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和舆论宣传工作。
(二)制定和颁发自查提纲,做好自查辅导工作,促进企业和单位积极主动地检查、纠正各种违反财经法纪问题。
(三)印发自查报告表(表式一),督促企业和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填列上报,自查面要达到100%。
(四)认真审查、分析自查报告表,对自查不力的企业和单位,责成其重新自查,以确保自查质量,严防走过场。
四、 组织力量开展重点检查
各级大检查办公室应根据国家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重点检查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开展重点检查的具体规划,确保重点检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一)确定重点检查名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通知规定的范围、重点和内容,排出重点检查单位的名单。重点检查单位的名单,由本级大检查办公室确定;上级委托下级大检查办公室检查的单位名单,由上级大检查办公室批准下达。
(二)组建、培训检查组。重点检查单位的名单确定后,各级大检查办公室应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政治业务素质较好的干部组成检查组。进点前要对检查组成员进行短期培训,传授检查方法,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三)通知被查单位。各级大检查办公室在检查组进点以前,应将检查组成员和进点时间等通知被查单位。受上级大检查办公室委托检查的单位,由受托检查的大检查办公室负责通知。
五、 进点检查
(一)检查组进点时,应持本级大检查办公室的介绍信。委托检查的单位,应持委托检查的大检查办公室的介绍信。
(二)检查组进点后,要认真听取被查单位的自查工作情况汇报,并了解同检查有关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等情况。
(三)检查人员有权要求被查单位提供与检查工作有关的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资料,有权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如有必要,检查人员也可对原始凭证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复印、复制或现场拍照,并要求有关单位签证。
(四)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要逐项查证核实,做出详细准确的检查工作纪录。检查结束后,移交组织检查的大检查办公室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