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劳动总局锅炉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球罐开罐检查要点》的通知

  3.制定开罐检查的步骤、顺序和进度。
  4.必须可靠地切断与有关管系的连通,加装盲板,确保通往被查球罐各连接点无泄漏。
  5.盛装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球罐,应将罐内残留气体清洗置换干净,分析罐内气体成分达到安全标准规定范围,方准人员进入罐内。否则不准进入。之后每隔一小时应测定分析一次。
  6.认真做好罐内通风换气。罐内有人工作,罐外设专人监护。罐内照明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罐体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复核测定。
  7.罐区应配备消防、救护设施。
  8.罐体内外表面清扫干净,达到探伤作业的要求。罐体外表面有保温层的,应将检查部位的保温层拆除。
  9.各种探伤设备及有关仪器工具,应充分准备妥当,并校正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10.如需动火作业,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三、开罐检查的内容:
  1.壁厚测定
  测定罐体壁厚,一般使用超声波测厚仪。
  在日常使用中,每年至少进行外部检查和测厚一次。为了便于进行比较,应在罐体外部事先选定测点,每次测厚首先在固定测点进行。测点应分别在上下极板、上下温带板、赤道板、经过焊补修复的部位,液位经常变动区域,以及容易产生腐蚀的部位选定。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确定新的测点。
  在开罐检查时,除按上述固定测点测厚外,还应就每块罐板、发生腐蚀的部位和有损伤的部位,做测厚检查。
  所有测厚情况,均应做详细记录。
  2.内外表面宏观缺陷检查。
  一般以肉眼直观检查。或辅以低倍放大镜检查。
  检查时应重点查看腐蚀情况。原有损伤部位的变化,引弧坑、工夹具焊迹等处的变化情况。如果交工投产时无详细检查记录,还应就施工存在问题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焊缝的外表面缺陷,如咬边、气孔、裂纹、弧坑、夹渣等,以及角焊缝的质量情况;冷热加工成形缺陷,如瓣片成形允差、组装与焊后允差,支柱、梯子、平台的安装允差:入孔、接管、凸缘等受压件的安装允差。
  所有检查缺陷,均应进行详细测量和记录。
  3.焊缝无损探伤检查
  焊缝无损探伤检查,包括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
  凡是在组焊安装时,已经认真进行过焊缝内部的无损探伤检查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检查同意,这次开罐检查,可以只做无损探伤抽查。抽查比率不得少于焊缝总长的百分之二十五。但所有的丁字接头,十字接头,咬边、错边超过标准的部位,必须探伤。如果抽查结果有不能允许的严重缺陷,应加倍进行抽查;如仍有不能允许的严重缺陷,则应全部焊缝进行探伤检查。
  凡是在安装组焊时,没有认真进行过焊缝无损探伤检查,又无资料充分证明焊接质量良好,应做全部焊缝的无损探伤检查。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