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部关于预防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的通知
(1978年6月20日 (78)煤安字第665号)
为了吸取窑街矿务局三矿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的教训,现将《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概况和防治措施》发给你们。各局、矿对有二氧化碳突出(涌出)危险的矿井立即进行一次测定和来源分析,并对有关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进行有关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的安全技术知识和预防措施的教育,结合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严格执行。附:《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概况和防治措施》
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概况和防治措施
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是国内煤矿近年来发生的一种动力现象,它能在极短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喷出大量岩石和二氧化碳。以甘肃省窑街矿务局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为例,突出的岩石达一千多立方米,突出的二氧化碳逆风流蔓延千米以上。由于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在波及范围内能造成多人伤亡。因此,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灾害。对如何防治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为了吸取教训,防止这种灾害,现将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概况和暂行防治措施通知如下:
一、国内外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概况
据了解,法国、波兰、保加利亚都发生过岩石和二氧化碳突出现象。而且多在开采到垂深达七百米左右开始发生。二氧化碳的来源有的是火山气体的侵入;有的是在成煤期间就已赋存于松软砂岩、煤层、地质构造带内。当掘进巷道前方的岩体在强大的地应力和二氧化碳的压力下,突然破碎并突出。因此在预防措施中,多采取卸压、缓和地应力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办法,其具体作法与预防煤尘与瓦斯突出的措施相仿。
我国煤矿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到现在,发生了三次岩石和二氧化碳突出。其情况是:
(一)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三日吉林营城煤矿五井十号下山砂岩大巷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
1.地质概况
营城煤矿是中生代侏罗纪煤层,其上部为白垩纪赤色层和第四纪冲积层。有六个可采煤层,厚度为0.6~2.8米,倾角15°~18°,煤种为长焰煤。顶底板为砂岩、页岩及砂质页岩。地质构造受新生代和中生代两期运动的影响,断层发育,在煤系沉积以后,曾有火山喷发。
2.发生突出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