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基层供销社定额管理试行办法

基层供销社定额管理试行办法
 ((82)供财字第03/075号 1982年2月20日)

  一、目的、任务
  定额管理是企业依靠和组织职工,根据计划要求,对企业内部各业务经营单位(或个人)制定各项定额指标,明确经济责任,以定额为尺度,核算与考核业务经营情况,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企业全面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行经营责任制的基础工作。
  实行定额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一)落实国家计划,划清经济责任,分别考核各业务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调动与发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扩大购销业务,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三)加强经济核算,合理使用资金和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范围、注意事项
  基层供销社经营业务的店、柜、组,包括零售、收购、仓库、运输、饮食服务、生产加工、其他附属企业和代购代销店,以及承包的个人,都应实行定额管理。县级批发和各级社的零售企业,可比照本办法的原则精神组织试行。
  实行定额管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定额指标的制订、执行和考核,都要充分依靠群众,坚持领导、专业人员、群众三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与发挥职工群众经商理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上级要求、企业领导的通盘考虑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二)各定额单位制订哪些定额指标,应根据其主营业务、规模大小、管理水平以及其他有关条件确定,因地因事制宜,不要“一刀切”。
  (三)各项定额指标,既要积极先进,又要留有余地,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四)定额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时的凭证帐表要从实际出发,繁简适当,讲求实效,做到算而有用,管而合理,不搞形式主义。
  (五)定额管理要同其他管理制度相结合,互相衔接,相互促进,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定额指标
  (一)定额指标与计算要求
  1、经营商业的单位一般定五项指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