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局、财政部、
国家物价局、物资部、商业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
查处生产和销售无生产许可证产品的通知
(1989年4月26日 技监局管发〔1989〕第053号)
一九八四年国务院发布《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以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认真考核,已向近一万五千家工业企业发放了二万余份生产许可证书。这些企业,在领取生产许可证的过程中,通过整顿,加强了基础工作,改善了必要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管理水平,从而完善了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必要条件。通过发证工作,也促使一大批经过整顿仍然达不到起码生产条件的企业关停并转。但是,在目前已结束发证的产品中,仍有大量企业和经销单位,无视《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和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标准局、国家物资局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业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关于《
严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规定》,继续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不制止无证生产和销售,就不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无法维护取证企业的正当权益。因此,对无证生产行为必须坚决进行查处。这也是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制止无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研究决定:一九八九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已经结束发证的产品仍然进行无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进行查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查处范围
自一九八四年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以来,已结束发证的117种产品,除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外(第一批发证产品目录和取证企业名单已发,第二批目录和名单附后),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目前仍然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均属查处对象。
对其中计量器具产品,自一九八五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发布后,实行了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双证制度,双证制度没有改变以前,生产计量器具的企业应取得双证,凡只取得一证的企业必须在半年内申请补证。因产品质量低劣或企业不具备规定条件,不能保证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给以三个月的整顿期。经整顿未能取得双证的,取消生产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