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查企业财产是否真实完整,并对财产的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四)审查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和经济实力,评价企业领导任期内是否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审查企业领导在任期内,有无失职、渎职,造成损失浪费以及贪污受贿等问题。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须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以国家有关财经法规为依据,检查企业领导在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责任,防止出现短期行为。通过审计,对企业领导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注意分清任期内企业领导工作的主流与支流,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关系。审计结论要具体、准确,功过要分明。
五、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是对承包经营合同双方及企业经营者在实现承包经营目标过程中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通过承包经营责任审计,保护国家财产,维护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严肃财经纪律,促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健康发展。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资产、债权债务、盈亏是否真实。
(二)审查承包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及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
(三)审查国家资产的维护和增值的情况。
(四)审查专项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是否合规、有效。
(五)审查有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和重大损失浪费。
(六)审查有无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承包经营期内各个阶段的审计重点是:承包经营合同订立前后,监督核实资产和债权债务;承包经营合同执行期间,审计年度决算;承包经营合同执行期满或企业经营者离任,核实承包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对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议。
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中发现有以下重大问题时,应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向主管部门和同级审计机关报告:
(1)承包经营合同中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内容;
(2)上缴利润(或减亏)基数及递增、分成比例严重不合理;
(3)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4)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影响宏观控制的问题;
(5)政策界限不清,需要研究的问题。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审计。应和经济责任审计等结合进行。并首先抓好承包前的清查财产、核实债权债务等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主要是结合决算审计进行,事后审计主要是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在审计中要防止和纠正企业短期行为。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公证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审计监督,对承包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