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有研究课题,要进行一次清理调整,要有上有下。增加一些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合并一些重复的项目;推迟一些因基建、经费、设备等不落实的项目。对于那些没有学术负责人或研究骨干,严重重复,长期水平上不去,又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的“胡子”课题,要坚决调整下来。凡属新开课题要经过开题论证,要经学术委员会审议,按分级管理办法,逐级上报审批。要调整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比例。
(四)实行经济管理,搞经济核算。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科研机构的管理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及经济规律的特点进行改革。要扩大科研事业费的比重,扩大科研事业费中的科研业务费的比重。在目前国家经济暂时困难的情况下,尽可能适当地提高独立研究院、所的科研经费。对高等医药院校的附设研究所、室给予一些装备费和科研经费。
要增收节支,减少浪费。评价科研工作时,要讲技术效果,讲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讲经济效果。要在完成科研任务、提高科研水平的前提下,争取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要抓好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实行经济核算的试点。中医研究院以及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单位,也可搞试点,并注意总结经验。
各级研究机构要开展清仓核资,节约挖潜,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要广开财源,开辟增收创汇渠道,建立合理收费制度。要建立奖惩办法,对完成任务好、成果多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完成任务差,造成重大浪费的要追究经济责任。
(五)管好、用好科研成果。
要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鉴定办法,把好成果鉴定关。在成果鉴定时要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发挥医学科学委员会和专题组的作用,邀请他们参加部级成果鉴定,进行“同行评议”。为了奖励优秀的成果,卫生部每年设部级奖十个。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组织要落实,要有人管,经费和材料要给予保证。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医研究院以及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研究单位可办中间产品实验厂或车间,采取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办法,新产品试制成功经鉴定后,可进行小批量生产,所得收入三年内不上交、不纳税。
(六)仪器设备重点装备,合理使用。
科研仪器设备主要靠自力更生,自行研制和生产。要改善管理和分配的办法,对承担重点课题或完成任务好、出成果多的单位,实行“重点择优”配备。大型仪器实行专管共用。三年内,要有计划地装备一批现代化的研究室。要加强维修,清理库存,修旧利废,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