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中医医院指导基层中医工作的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
 工作试点县中医医院指导基层中医工作的意见
 (1993年11月6日)


  加强农村中医工作,是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县级中医医院是农村中医工作的“龙头”,肩负着指导基层中医工作的任务,在农村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县(包括县级市在内,下同)中医医院如何指导基层中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设立基层指导科
  要使县中医医院卓有成效地指导基层中医工作,必须要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的中医医院均要设立“基层指导科”。科长应由副院长兼任,工作人员数量由各地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工作人员要求是中医医、药、护、技人员,以保证基层指导科成为真正具有指导基层中医工作能力的业务指导机构。各医院要把指导基层中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该科有人员、有办公室、有经费,把基层指导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凡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导基层中医工作的任务,其活动经费应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解决。
  1.制订指导规划
  基层指导科成立后,每年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全面掌握所在县的三级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的基本情况,主要是中医药资源的分布、机构设置、人员数量、技术结构、队伍素质、服务功能及数量质量等,并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根据本地的实际,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期和近期指导规划,提交医院和上级主管部门论证审议后付诸实施。
  2.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势在必行。基层指导科要大胆改革和实践,使基层中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轨道。对目标的实施、检查和总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计划、有措施,并认真组织,务求实效。每一个阶段都要根据基层中医工作的任务,针对薄弱环节,有重点地开展工作,使基层中医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3.建立规章制度
  基层指导科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可组织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医事、药事制度、医疗设施检测制度、信息报表的呈报制度等,报当地中医主管部门审定后由主管部门印发施行。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