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发布日期:2006年7月28日 实施日期:2006年7月28日)废止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
(1991年1月11日)
第一条 为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根据《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国家质量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总站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人员的考核认证工作;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所辖地区监测人员的考核认证工作。
对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直接考核有困难的地区、可考虑委托地市质量保证管理小组负责。
第三条 凡承担例行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现状调查、污染纠纷仲裁、课题研究等任务并报出数据者,均应参加合格证考证,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 新调入人员、工作岗位变动人员等,在未取得合格证之前,应在持证人员指导下工作,其监测数据质量由持证者负责。
第五条 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理论包括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实验室基础知识、数据统计基础知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基础知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原理、操作、计算、干扰物质排除及有关注意事项。
(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现场采样测试技术、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分析仪器操作的规范熟练程度等。
(三)实际样品分析是指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放的考核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第六条 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考核内容分为三种:
(一)基本理论考试采取试卷评分法,统一命题,集中笔试。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且所学专业与所在工作岗位基本相同者可以免试。
(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采用评估法,由被考者进行操作演示,考核人员现场观察,综合评分。
(三)实际样品分析采取随机加入或单独测定两种方式。随机加入是指在进行例行监测时将考核样品作为密码样加入,考查其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单独测定是指未结合例行监测任务对考核样品进行专门分析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