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建立健全全国、省交通管理标准管理和技术监督机构,制定管理办法,对交通安全产品实施行业管理。加强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开发,强化交通安全的社会监督。
第四,加强科技信息交流。建立全国交通管理科技情报中心和大区科技情报网。建立健全全国、省级学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科技情报和学术交流。
第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争取和扩大交通管理合作领域,增加人员往来和技术交流,努力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标准,积极参加有关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学术交流活动。
三、会议认为,为了保证交通管理科技工作健康地发展,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政策。这是国家对技术发展进行宏观指导的重要手段。当前,交通管理科技工作在确定和选择发展方向上亟待明确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因地制宜地确定科技任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较落后,发展也很不平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交通管理技术结构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在选择发展方向时,不能千篇一律,不能一刀切。要在总结已有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优先管理方式。城市交通控制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点、线、面控制系统,逐步建立现代化的交通指挥、通讯和监视系统。公路的重点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应着重研究交通事故分布规律和治理对策,加强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建设;普及交通信号自动指挥,搞好交通组织交通渠化。各地应尽快装备急需的交通、通讯工具、事故快速勘察和紧急救援设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高车辆安全检测的机械化水平,逐步实现交通事故统计、车辆和驾驶员档案管理等交通基本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并形成多层次的信息交换网络。各地要结合我国的交通特点,选择“适用技术”。目前,重点是研究和开发中国混合交通管理、自行车交通管理的应用技术。
(二)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积极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目的在于增加我们的自力更生能力。要充分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和技术进步,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对引进项目,应进行充分论证,注重关键设备和软件,重视消化吸收,提高、创新,逐步实现国产化。凡国内技术力量和设备已经能够开发和生产的,应充分利用国内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不要再从国外引进。
(三)交通管理科学技术发展要走社会化道路。公安交通管理科研部门不可能把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都包下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发挥社会上有关科研力量的积极性,争取各个学科、技术领域以及各行各业的支持和协作,打破部门界限,内外结合,互通情报,协作开发,逐步形成有公安交通管理科技人员、高等学校和社会科研人员参加的社会化科研体系和应用技术推广网络。重大科技项目要组织社会有关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共同开发。
(四)加强软科学的研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包括交通管理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制定、科技立法、技术标准、宣传教育和管理。当前,除继续加强应用研究外,还要注重理论探索,建立与交通管理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包括科学的预测、计划等一套规范和管理体制,合理地安排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