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通知

  (21)基础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
  其他
  (22)生物学教学幻灯片、录像片和彩色显微照片
  (四)高教地学教学仪器研究规划
  1.基本情况
  观测和实验是高等学校地学(包括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天文学等)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地学科学已由对自然现象定性的一般描述,发展到有定量分析、定位试验研究和能够对未来提出预测及最优控制的阶段,增加了实验技术的比重,引入了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广大教师在改善教学条件,研制实验仪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一些院校已开始成功地将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和数字图象处理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自行设计改进观测、探测仪器及分析仪器,自制演示仪器,拍摄教学录像片,开展模拟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但就全局来讲,多数院校教学及实验手段还停留于传统的方法。演示模型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基本的图片及标本不够齐全、配套,常规的观测、探测仪器陈旧,实验效果差,缺少先进的专项测试手段及分析处理手段,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能够深入认识未知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精确地表达、模拟、预测已熟悉的自然过程和现象,有效地改造和调控自然系统。这些都亟需加强实验教学和实习活动,训练学生运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获得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能力。这就需要大力研制和开发符合我国教学要求的地学教学仪器。
  2.主要研究任务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掘整理全国高校有特色、有普及意见的地学教学仪器,进行与国外仪器的对比研究,优化、定型和推广一些演示仪器;改进常规的观测、探测仪器性能,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发展便携式、微型化的分析测试仪器和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有重点地开发综合性的模拟实验装置;按照教学需要和特点,研制教学用数字图象处理系统;设计、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应用软件和电教软件。逐步使我国高教地学教学仪器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3.主要研究方面及课题
  (1)地质地貌模型的优化、定型研究
  (2)气象气候模型的优化、定型研究
  (3)地学标本的系列化研究--土壤、化石、地质标本等
  (4)环境监测专项仪器的研究--BOD、COD、TOC、NO×、SO×粒度测定仪等
  (5)土壤分析仪器的综合性、小型化研究
  (6)便携式地学野外实习仪器研究
  (7)地学教学录像片、电影片、幻灯片、卫片及航片
  (8)地学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应用软件
  (9)天气系统模拟实验装置
  (10)生态环境系统模拟实验装置
  (11)污水资源化模拟实验装置
  (12)渗流模拟实验装置
  (13)信号记录与处理装置
  (14)天文底片阅读处理系统
  (15)遥感图象数字处理系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