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工业品减少和市场供应不足,主要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造成的。他们破坏革命,破坏生产,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把管理体制搞乱了,把物资渠道搞乱了,把政策搞乱了,造成了不良后果。
一、对日用工业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产阵地不稳定。
党中央一再强调日用工业品的重要性,再三指示要安排好生产,搞好轻工市场。但是,有些人把日用工业品看作“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无关紧要”,片面强调它是小商品,产供销得不到妥善安排,企业经常撤并,资财经常平调,产品随便挤掉。使得不少干部和工人思想不安,认为搞日用工业品“困难太多”、“低人一等”。在这种重大轻小的思想影响下,有些生产日用工业品的企业任意改产转向,使日用工业品的生产经常处于动荡不定、忽上忽下的状况。
二、管理机构变动频繁,削弱了领导和管理。
二轻工业行业多,队伍大,企业多数是集体所有制,政策性强,必须有个专管机构。机构变动频繁,这对日用工业品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广东省有的市,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二年,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变动了八次,管理混乱,丢掉了产品一百七十三种,其中传统名牌产品就有六十七种;还有的市由于机构、体制多变等原因,使产品减少了一百六十二种,有时连筷子和算盘也买不到,群众意见很大。天津市一九六八和一九七0年两次改变管理体制,把相当一批企业不适当地下放到区,放松了领导和管理,使日用工业品丢掉二百八十六个品种。
三、生产缺乏统筹安排,原材料供应不足。
目前,二轻工业产品纳入部和省、市、自治区计划的,约占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加上商业、外贸带料加工,大体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列入省、市、自治区以上计划的,原材料供应比较好,但指标有缺口,有些品种规格不对路。为数众多的日用工业品,一部分纳入了地、县计划,又大多数只下指标,没有原材料。至于没有纳入计划的产品,基本上处于自由生产、自找原料的状况,找到材料就干,找不到就转,生产极不正常。
有些地区,把分配给轻工市场的原材料,随意挤占挪用,对生产有很大影响。有的地区反映:“上边按块砍,下边保重点,轮到小商品,只剩一点点。”四川省反映,今年下达给地、市、州二轻工业部门的各种成型钢材指标五万五千四百八十吨,指标到县扣掉了百分之二十点四,剩下了四万四千六百一十二吨,到九月份为止,只供应了二万一千六百二十八吨,占省计划分配数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九。
四、有些政策不落实,影响职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