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改变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导体制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改变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导体制的报告的通知
 (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二日)


  国务院同意卫生部《关于改变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导体制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关于改变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导体制的报告

  全国有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兰州六个较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布在六个大协作区,担负着全国军需民用和援外所需的菌苗、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用品的生产和研究任务。建国以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规模从小到大,科学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制品的数量品种不断增多,在消灭和控制各种传染病、加强战备、支援第三世界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十多年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部管和地方管的领导体制多次变动,先后曾经历过三次上上下下,对工作影响极大。特别是一九七○年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各所下交地方后,有的办了手续,有的未办手续,管理体制混乱,存在问题不少,同全国生产发展和科研大上的大好形势很不适应。我们认为,生物制品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防病灭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抗御敌人发动细菌战的有效工具,在战备上具有特殊和作用,是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全局的工作,因而全国所需制品的生产任务和科研计划,每年均由我部直接安排,制品是根据全国防病和疫情需要进行分配,所以生物制品的生产任务是必须保证完成的。而且为防病需要,还要不断研制新的品种,科研任务很重。但由于体制是地方领导,致使任务与物资管理体制脱节,所需的五千多种原材料大部分供应渠道不通,是一省一市难以解决的,因而某些制品的生产任务无法完成,有的造成停产。再者,生物制品研究所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科研单位,在管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虽然有关省市卫生局给予很大支持和帮助,但因没有专人管理,加之对生物制品业务不熟悉,致使生产、科研的管理混乱,基建、设备投资、科研经费、技术人员的补充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科学研究落后于生产,制品质量下降,影响了生物制品事业高速度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与领导体制有直接关系的。
  为了适应当前全国的大好形势,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使生物制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和国防建设服务,加强生物制品工作的领导和统一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拟将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收回卫生部领导;上海(包括下放三线的江西所)、武汉、成都、长春、兰州五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改为双重领导,以卫生部为主。各所的生产和科研计划分别列入国家计划。
  在体制改变后,我部与地方分工领导管理的事项如下: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