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房的紧张状况,主要是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多年来,他们倒行逆施,破坏革命,破坏生产,搞得国民经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他们不顾人民死活,穷奢极欲,到处大造“行宫”霸占庭园,搞专项工程。林彪在杭州搞的“行宫”耗费资金2000多万元,比杭州市房管部门22年住宅建设投资的总和还多。他们疯狂反对党对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煽动无政府主义,撤销了房产机构,分散了管理人员,削弱了施工或维修队伍,搞乱了规章制度,破坏了住宅建设和管理工作,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其次,有的地方和单位,无视中央三令五申,大搞楼堂馆所成风,挤占了不少资金材料,影响了住宅建设,也严重脱离了群众。
从我们工作上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这些年住宅建设投资较少,材料缺口大,加之管理工作混乱,劳动生产率下降,建筑造价普遍提高,新建的房子确实少了一些;另一方面,原有房屋维修较差。每年都要倒毁一部分,加上有些住房被街道工厂和机关挤占,以致住房“欠账”越来越多,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
现在,城市住房的紧张状况,已经严重影响职工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影响生产,影响安定团结,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职工意见很大,呼声很高。有些工人说:“解放以来,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就是住房没有翻身。”迅速改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再不重视,再不抓紧,继续拖下去,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势必妨碍新时期总任务的贯彻落实。总之,城市住房问题,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二)七年规划和两年设想
毛主席、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群众生活,重视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毛主席曾经指出:“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要我们正确处理“骨头”和“肉”的关系。周总理曾经指出:盖机关一定要和宿舍、商店配合起来,光投资在机关办公楼、工厂上,不管宿舍、商店,结果是不行。这都为我们搞好城市住宅建设指明了方向。
最近,邓副主席指示:到1985年,城市平均每人居住面积要达到5平方米。为我们明确提出了今后7年住宅建设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而且要力争多搞一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遵照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国家、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力争把住宅建设搞得快一些、好一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和技术都还比较落后,人民住房问题只能随着生产的发展,根据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逐步加以解决。我们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盲目追求高标准,力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据初步匡算,190个城市要实现平均每人居住面积5平方米的目标,今后7年共需建房4.34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包括补还“欠账”、旧房拆迁面积补偿、七年城市净增人口及居住区内配套建设(指新建住宅区内的基层商业服务网点、托儿所、红医站和人防工程等)的建筑面积。造价平均按每平方米100元计算,需投资434亿元。居住区内的道路、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等设施建设费用,按住宅及配套建设投资总额的10%计算,需投资43亿元。总计七年共需投资四百七十七亿元,平均每年六十八亿元。(人防工程投资未完全包括在内,待全国人防会议制定标准后,另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