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继续探讨高等师范学校的招生改革工作。可以采取师范院校提前单独招生或参加统一考试提前录取,并与定向招生相结合的办法,改革招生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本地区中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中学积极指导优秀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师范专科学校招生要增加面试,全面考查考生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提高生源质量。师范专科学校也可面向中师和高中招收少量“保送生”。
事实证明,师范专科学校实行定向招生,是实行中小学教师地方化,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稳定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有效措施。师范专科学校的定向招生工作要从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可分学科定向招生到县或乡,也可招临近乡的学生,毕业后到指定乡工作。在实行定向招生的同时,要鼓励城市的学生到农村去,献身农村的教育事业。
我国现有初中教师240万人,其中15%是民办教师。他们与公办教师一样,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高等师范学校招收部分民办教师是提高民办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积极开展高等师范学校招收民办教师的试点工作,从1990年起师范专科学校要招收部分民办教师。
三、主动适应农村教育改革的需要,努力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
1986年我国政府颁布了
义务教育法,确定在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人口的80%分布在农村。各师范专科学校要根据我国农村初中规模小,学校教师编制少的特点,主动培养能教一门以上课程的农村初中教师。
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要求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协调,把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为主逐步转变到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而农村初中教育的“转轨”尤为重要。它既要成为当地的教学中心,又要为科技普及和文化建设服务。师范专科学校要主动适应农村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农村初中培养既能教文化基础课,又能兼教一点劳动技术课的合格初中教师。
因此,师范专科学校要主动适应农村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的调整。师范专科学校的学制仍为二、三年制并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好选修课,注重引入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提倡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实行主辅修制。主修专业课程一般安排在前两年进行,要达到国家教委制定的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三年辅修相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或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辅修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部分课程。也可以在三年内,同时进行主辅修教学。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也可实行双专业制,如政史、化生、史地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