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的教育。
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提倡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
6.劳动教育:
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指导。
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教育。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
7.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教育。
进一步的法制与纪律教育。
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
加强心理保健指导。
加强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
除对高中、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等教育;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班、年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总之,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经常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四、德育大纲的实施途径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性格心理素质等教育,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并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德育各个途径均应以《大纲》为指导,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应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避免空洞说教、简单灌输。
(二)其他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风与意志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