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反映力量素质的指标——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成绩明显提高。省会片汉族13岁~22岁城、乡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分别提高0.54次、0.94次(7岁~12岁城、乡男生斜身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提高7.12次、9.81次);7岁~22岁城、乡女生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提高5.41次、6.45次。
六、几种主要的常见病患病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汉族省会片7岁组学生为例,与1988年14省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进行粗略比较,蛔虫感染率、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乳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下降10.7个百分点、3.64个百分点、6.45个百分点;而回族、朝鲜族、黎族的蛔虫感染率,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尼族、水族、土族、撒拉族的龋齿患病率,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水族、纳西族、撒拉族的低血红蛋白的检出率,则明显低于汉族。
但是,也应当看到,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仍然很不够,不少学校对体育卫生工作仍然很不重视,一些教育部门对这项工作抓得不够落实,因而个别的身体素质和部分健康指标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学生耐力有所下降;近视眼、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部分地区和少数民族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与蛔虫卵感染率较高;体重不足(含营养不良)及超体重(含肥胖)的检出率略有上升。
最近,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汇报材料上批示:“应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要抓得更实,更狠一些。”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事关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关系密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形成合力,全社会予以关心,家庭高度重视,学校切实采取措施,共同把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取得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希望各级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把它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在制定各项政策时予以充分考虑,并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