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应考者可以申请免考外语。免考外语后须加考3门选考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2)本专业本科段共列35门选考课,各地根据本地区情况可从中或另行确定若干门为选考课。但要求应考者必须从中选考3门,并达到10学分以上。
(3)文学作品课是指以作品为主,辅之以文学史;文学史课是指以文学史为主,辅之以作品。
(4)本专业本科段毕业必须通过毕业考核。应考者须在取得本科全部必考课(免考外语者必须加考3门选考课)和3门选考课合格成绩(考外语者86学分,免考者82学分)后,方可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采取综合考核和撰写毕业论文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包括毕业论文的学分数)由各地自行规定。综合考试分语言课、文学课两类,由应考者自选一类。综合考试注重考核(不是重复考已经考过的课程)应考者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撰写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时,应考者须通过论文答辩。
五、专业基础课程说明
(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五四”以来各时期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与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互相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五四”以来优秀的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根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文学。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吸收了外国进步文学的养料,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学价值。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自学者分析和鉴赏现代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使自学者初步了解现代文学的面貌,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一门学习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具有代表性文学作品的基础课。
从先秦到近代的优秀作品和代表性作品,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部分代表性作品获得较深入的理解,培养自学者阅读文言文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阅读古代典籍的工具课。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学者初步具备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