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行经济核算必须具备:明确的责任制,平均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严格的物资使用制度,准确的原始记录以及群众管理的基础。
2.机械的经济核算是工程和养护单位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应以财务部门为主,机械管理部门参与,共同搞好单机或班级核算等工作。
第二章 使用
第十八条 机械的使用和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到管用结合,合理使用机械。
1.施工人员要正确选用、配备机械,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效率。施工前要为机械施工创造必要条件,施工中要安排必要的保修时间,并要遵守机械操作规程。
2.机械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施工任务情况,关心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按计划提供机械,施工中做好机械的检查、保养和故障排除,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3.各级领导要支持合理使用机械的正确意见,处理好机械使用和保修的关系。
第十九条 建立严格的机械使用责任制
1.机械的使用,必须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各种机械都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做到机械台台有人管。
2.多班作业的机械,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建立机长制。
第二十条 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懂得维护保养技术,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达到“应知”、“应会”的要求。
2.认真做好例保工作,使机械经常处于整洁、完好的状况。
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调度,听从指挥,正确使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效率,降低消耗,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规定的定额和指标。
第二十一条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机械操作证才能操作机械。机械操作证由机械管理部门负责颁发。驾驶机动车辆、船舶和操作工业锅炉等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证件。
第二十二条 要严格执行例行保养工作
1.例行保养工作是由操作人员对机械进行预防性的日常维护工作。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检视机械的运行情况,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的连接、紧固、密封情况。使用完毕后,进行必要的整洁、检查、紧固、润滑、防腐。
2.机械管理部门要把红旗设备竞赛活动和例行保养结合起来,定期检查,并做为考核操作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三条 新机械和经过大修、改造或重新安装的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运行。
新型机械和进口机械在试运转和使用前,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原机说明书将机械性能、操作和保养规程等事项向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讲课或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经过必要的训练,掌握操作技术后,方准投入使用。
新机械和经过大修的机械,在使用初期,必须进行走合。在走合期内,应按规走减载、限速,走合完成后要进行一次保养。
第二十四条 为保证机械可靠运行,凡投入使用的机械,均应符合下列主要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