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5.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5.3 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5.4 所有用旋钮(整定用压板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必须加铜垫片,以保护接通良好,特别注意不因螺杆过长,以致不能可靠压接。
  5.5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5.6 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
  (1) 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上;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
  (2) 经抗干扰后引入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些导线捆绑在一起。
  (3) 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5.7 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卷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5.8 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入)线应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
  5.9 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
  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其布置也应明确分区。
  5.10 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
  6. 保护装置本体
 
 6.1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6.2 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卷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6.3 外部引入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接点,进入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6.4 半导体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接点或光耦输出。
  7. 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
  7.1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和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
  7.2 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7.3 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
  7.4 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
  7.5 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
  8. 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
  8.1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8.2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结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