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1)

  6.1.1.1 发电厂:安全记录,发电事故率,全厂非计划停运次数,全厂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人身重伤率,死亡人数及重大、特大事故次数。
  6.1.1.2 供电局:安全记录,输电事故率,变电事故率,10kV供电可靠率,人身重伤率,死亡人数及重大、特大事故次数。
  6.1.1.3 电力系统网调、省调:安全记录,系统事故次数,系统频率合格率,电力系统中柢点电压合格率,人身重伤率,死亡人数和重大、特大事故次数。
  6.1.1.4 集中检修单位:安全记录,人身重伤率,死亡人数和重大,特大事故次数。
  6.1.1.5 火电及送变电施工单位、水电施工项目单位;人身重伤率,死亡人数和重大、特大事故次数。
  6.1.1.6 电力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水火电施工企业:死亡人数,重大、特大事故次数。
  6.1.1.7 发电厂、供电局、火电及送变电施工单位、水电施工项目单位、电力系统网调、省调和集中检修单位等对内部车间(县供电局、工区、工地、队、所)进行安全考核的项目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6.1.1.8 各生产单位的人身负伤严重度只作统计,暂不考核。
  6.1.2 电力行业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修造单位和多种经营企业,均应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安全考核。
  6.2 有关安全考核项目的计算统计办法
  6.2.1 安全记录
  安全记录为连续无事故的累计天数,凡发生事故,除下列情况外,均应中断事故单位的安全记录。
  6.2.1.1 人身轻伤。
  6.2.1.2 配电事故。
  6.2.1.3 新发供电设备投产后,发生主要由于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集中检修等单位责任造成的一般事故。
  6.2.1.4 确因来煤质量差(无本单位自行采购不当因素),又无混煤条件,经改造难以取得成效而发生的锅炉运行中灭火停炉、降低出力事故。
  6.2.1.5 发供电设备因覆冰、暴风、洪水、火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超过设计标准承受能力而发生的事故。
  6.2.1.6 不可预见或无法事先防止的外力破坏事故。
  6.2.1.7 无法采取预防措施的户外小动物事故。
  6.2.1.8 完全由网调、省调或集中检修单位的责任引起的发供电设备事故,仅中断网调、省调或集中检修单位的安全记录。
  6.2.1.9 6.2.1.4~6.2.1.8条所列事故为重大或特大事故,则不论原因与责任所属,均应中断本单位的安全记录。
  6.2.2 有关人身安全考核项目的计算办法

           列入统计的重伤人数
  人身重伤率(‰)=---------1000‰
            年平均职工人数

          ∑(列入统计的轻伤者折算损失工日)+∑(列入统计的重伤者折算损失工日)
  人身负伤严重度=-----------------------------------
  (损失工日/人)      列人统计的轻伤人数十列人统计的重伤人数
  6.2.3 有关发电设备安全考核项目的计算办法
              列人统计的发电设备事故次数(次)
  发电事故率(次/台年)=----------------
              发电机(调相机)台数(台·年)

   全厂非计划停运次数(次)=∑(列人统计的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
  全厂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
   (全厂发电机组加权) (全厂发电机组加权平均)
    (  平均可用小时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100%
          统计期间小时
                    n
                    ∑GiAi
                    i=1
  其中 全厂发电机组加权平均可用小时=-----
                    n
                    ∑Gi
                    i=1

                       n
                       ∑GiEi
                       i=1
  全厂发电机组加权平均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n
                       ∑Gi
                       i=1
  式中:Ai——第i台发电机组统计期间可用小时人;
  Ei——第i台发电机组统计期间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人,h;
  Gi——第i台发电机组毛最大容量,MW。
  6.2.4 有关供电设备安全考核项目的计算办法
                   列入统计的输电线路事故次数(次)
  输电事故率[次/(百公里·年)]=----------------
                    办理电线路总长度(百公里·年)

               列入统计的变电线路事故次数(次)
  变电事故率(次/台·年)=-----------------
               主变压器(调相机)总台数(台·年)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10kV供电可靠率=(1---------)×100%
             统计期间时间

  6.2.5 电力系统频率合格率按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规定统计计算。
  6.2.6 电力系统中枢点电压合格率按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规定统计计算。

附录A      主辅设备分类说明


            (补充件)

  A1 主要发供电设备系指下列设备:
  a.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
  b.水力发电厂的水轮机、抽水蓄能水泵轮机、主要水工设施和建筑物(包括水坝、闸门、压力水管、隧道、调压井、蓄水池、水渠等);
  c.发电厂和供电局的电气设备:发电机(包括励磁系统)、调相机(静止补偿器)、变频机、3kV及以上的主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母线和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线路(电力电缆)等(但不包括3kV及以上的厂(所)用其他电气设备);
  d.换流站主设备:换流阀、换流变压器、交流滤波器、直流滤波器、平波电抗器、断路器、接地极。
  A2 主要辅助设备:系指那些发生了故障就能直接影响发供电主要设备安全运行的辅助设备,如:磨煤机、排粉机、一次风机、送吸风机、电(汽)动给水泵、炉水强制循环泵、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锅炉除尘器、循环水泵、凝结水泵、除氧器、高压加热器、单元机组的旁路系统、以及与上述设备配套的电动机、消弧线圈、厂(所)用变压器、厂(所)用母线。3kV及以上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蓄电池、运煤机车、轮船、翻车机、堆取料机、抓煤机、闸门启闭机等;换流站中500kV直流穿墙套管、冷却水泵以及火电厂的机炉电自动控制用的计算机等等。
  A3 主要施工机械;起吊设备、运输设备、挖掘设备、钻探设备、张力设备等。
  A4 主要保护:系指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中的主保护;作用于停炉、停机的各种热力机械保护;大机组的锅炉FSSS系统;汽机自动监控装置;换流站中的阀控系统、站控系统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等。
各电管局、省电力局(或企业主管单位)对上述设备可根据情况予以补充。

附录B       统计报表格式


            (补充件)

        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一、单位         十七、用工类别
  二、事故简题       十八、事故归属
  三、事故性质       十九、折算损失工日
  四、事故发生时间     二十、直接经济损失
  五、伤亡人姓名      二十一、触电类别
  六、性别         二十二、电压等级
  七、年龄         二十三、事故经过
  八、工种         二十四、事故原因
  九、技术等级       二十五、事故暴露问题
  十、本工种工龄      二十六、事故责任及处理情况
  十一、健康状况      二十七、防止事故对策、执行人及完成期限
  十二、安全教育情况    二十八、事故调查组成员姓名、单位、职务(职称)
  十三、伤害程度      二十九、有关附件(包括图纸、资料、原始记录、事故照片、录像带)
  十四、受伤部位      三十、事故调查组成员签名
  十五、事故类别      三十一、主持事故调查单位代章
  十六、企业性质      三十二、报出日期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一、事故单位          十三、事故经过(发生、扩大、处理情况)
  二、事故简题          十四、事故发生、扩大原因
  三、事故性质          十五、事故暴露的问题及有关评议
  四、事故起止时间        十六、对重要用户的影响
  五、气象条件及自然灾害     十七、事故责任及处理情况
  六、主设备规范         十八、防止事故的对策、执行人及完成期限
  七、设备制造厂和投运时间    十九、事故调查组成员姓名、单位、职务(职称)
  八、设备修复(更新)时间    二十、有关附件(包括图纸、资料、原始记录、事故照片、事故录像等)
  九、直接经济损失        二十一、事故调查组成员签名
  十、少发(送)电(热)     二十二、主持事故调查单位代表
  十一、设备损坏情况       二十三、报出日期
  十二、事故前工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