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力工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全国计划用电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

七、分时电能表的选用



  分时电能表是实施峰谷分时电价的必要物质基础。分时电能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分时电价实施的成效。各省要十分重视分时电能表的选型和质量。选表时,提倡招标选型,公平竞争,不搞行业保护。表源立足国内,但关口表和大用户表可适当引进。选用的表计必须是获得进网许可证的产品。

八、宣传工作



  各级物价、电力部门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切实做好推行分时电价的必要性、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步骤的宣传工作,提高对推行分时电价的认识。特别要宣传分时电价在电价设计时,按电价总体水平不变的原则,对现有的电价形式和结构进行的调整措施,目的在于调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用户的公平合理负担,以取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用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峰谷分时电价顺利推行实施。

九、价差与时段



  峰谷价差与时段的划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们不仅与电网电源结构、用电构成、电网负荷曲线有关,而且还与地区电价基价水平、用户调峰潜力、计划用电管理模式、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价差与时段的划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因网、因类制宜,不搞一刀切。

十、管理工作



  推行峰谷分时电价制度是我国电价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要按照不提高电价总水平,不增加居民电费支出的原则,由物价和电力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方案,并按价格管理权限报批。
  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划分时段,合理确定峰谷价差,明确实施范围,加强价格管理和监督。物价、各级电力部门一定要重视分析研究,加强管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随时注意调整,以保证这项制度切实有效的实施。

附件二:     技术限电措施实施意见


            (1995年5月)

  在我国,技术限电措施从1978年试用以来,控制方式已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就地到遥控,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过程,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运行管理积累了经验。据统计,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技术限电措施,其中174个市(县)安装了集中型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可对15000户的用电需求进行调控;全国安装的分散型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可对55500户用电需求进行调控。累计受监控的最大负荷达3100万kW,可限下的负荷累计达780万kW。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