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

  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地方标准是关于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在制定地方标准的地方是强制性标准。
  第八条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
  1.本条是关于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的规定。
  2.“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的含义是,在制定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有关的安全、卫生要求,以便在实施标准中和实施标准后,能消除或减弱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护生产者、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并能保护环境免受破坏和污染。
  第九条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1.本条是关于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的规定。
  2.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含义是,尽量利用本国、本地资源,合理和节约使用资源。
  3.标准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制定标准应注意吸收先进科学成果和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4.“符合使用要求”是指,标准能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第十条 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
  1.本条是关于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的规定。
  2.“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是指,各种相互关联的标准之间,同类标准之间,产品标准与基础标准之间,原材料标准与工艺标准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第十一条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1.本条是关于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的规定。
  2.“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是指,制定标准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第十二条 制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
  1.本条是关于制定标准组织形式的规定。
  2.“制定标准时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是指,制定标准的部门或单位应当吸收有关的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参加标准的草拟、审查工作,或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