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新城房屋后,丁麻九夫妇居住讼争的3间里,丁学梅一家另立户口居住另外3间,丁学淼居住其岳母家。移民后第2年(1959年),丁麻九去世,讼争屋3间由李月英居住,丁学淼女儿从乡下来时,也住这里。李月英每月由丁学淼付给生活费自行生活。1972年9月,李月英故去,丁学梅(当时在服刑)的妻子和丁学淼将继母遗下的衣物、用品作了处分。讼争屋则先由丁学淼锁着。2个月后出租给苏水香与黄瑞瓜母女居住,租金由丁学淼收取。1974年2月,丁学淼将这3间房屋出卖给苏水香,苏水香与丁学淼订立了《让售房间约字》,由丁学淼的女婿周万回作中人,李松年代笔。约字内容:“我承祖业有平房陆间,址胜利街和平路1弄23号,我兄弟2人各3间,靠新丰方向一边的3间是我的,因我与兄丁玉如长期不睦,际此情况,我或我的后代与他们同居,看来有许多不便之处,故将此3间房间(2间住房1间厨房)卖给本街苏水香永远为业,得价为600元,该款由我亲收,另行再买。”苏水香当场付300元,其余款以戒指、项链、手表、衣物等作抵押,一年内付清了款。并收回抵押物。黄瑞瓜自承租该房起,均在这3间房屋居住。据丁学梅和丁学淼称,丁学梅得知卖房后就向丁学淼提出异议。1974年10月1日,两兄弟在妹夫林秀祯等人主持下,订立了“立分房屋合同字”,合同内容:梅(丁学梅)在生父厝屋前面盖了店屋一座,楼上楼下共计4间,以为梅经业生活,后来为了建设水库迁城,就将梅的店屋测量面积平方米合并于梅的先父丁麻九户内……但4、5、6号3间,归还梅的店屋额下,是梅居住,更有1、2、3号3间是先父、继母居住……先父所遗的1、2、3号3间房产,是梅兄弟共有……将3号1间给予梅,2号1间给与淼,更剩1号1间,以留梅兄弟公共。1975年2月,因黄瑞瓜不让丁学梅从她厨房通行,双方产生纠纷。从此丁学梅开始向黄瑞瓜讨房,黄不还房。经居委会与镇革委会多次调解未成。1975年3月12日,城关镇革委会将此案报请县法院处理。古田县法院进行了多次案外调解未成。1978年4月23日又召集丁学淼和丁寿长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了(78)古法民字第39号调解协议:(1)丁学淼同意退出一间半房屋还其兄丁学梅,(2)丁学淼多卖给黄瑞瓜的一间半房屋,丁学淼愿意向买主黄瑞瓜赎回归还丁学梅。调解没通知苏水香和黄瑞瓜参加。调解后不久,黄瑞瓜和丁寿长又发生冲突,丁寿长打了黄瑞瓜,黄瑞瓜带人砸了丁寿长家。1978年11月,县法院和镇公安派出所、居委会到黄瑞瓜家强制执行(78)古法民字第39号调解协议。黄瑞瓜不在家,县法院封了黄瑞瓜的厨房。1979年元月份,黄瑞瓜从外地回来,县法院又和镇公安派出所、居委会到黄瑞瓜家将其厨房门锁砸开,将东西强行搬出,从此该房归还给丁学梅。执行后,县法院还用宣传车到13个公社宣传反革命家属黄瑞瓜强买房屋。1979年2月3日,县法院通知在太宁县工作的苏水香回到古田县,县法院分别对苏水香、丁学淼、丁学梅进行谈话,做了笔录,并叫3人分别写保证书。苏水香的丈夫林家彬写了一张保证书,内容是:“原有丁学淼卖我3间房屋,由于丁学淼兄弟相争,经丁学淼与我商量,我同意退出1间,丁学淼同意2间房屋继续卖我,我也同意继续买此2间,并要求法院办个永久手续,以后永不后悔。”由苏水香在保证书上印上指模。县法院根据丁学梅、丁学淼、苏水香3方意志的表示制作了(79)古法字第005号调解书,但3方均未在协议上签字。该调解书内容:“丁学淼愿将应得的2间房屋同意继续卖给苏水香。”后县法院于2月7日将调解书寄给太宁县池潭电站安装队苏水香收,同时丁学森也将200元款寄到太宁县池潭电站。款及调解书均由苏水香的丈夫林家彬收下:林家彬在送达证上签了字,后苏水香将200元款寄给了宁德中院(确切寄款日期已无法查证),并向宁德中院提出申诉。中院于1982年11月将款及申诉信转给县法院。并将此情况书面通知苏水香。这之后苏水香不断向省、地、县法院及中央、省委、省政府、报社等部门申诉,黄瑞瓜不断上访。1987年,县法院重新立案审理,于1987年4月1日以(87)古法民字第10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一、座落胜利街和平路1弄30号至31号平房6间,3间房屋属于丁学梅个人所有,另3间属丁学梅与丁学淼共有;二、丁学淼应继承的一间半除一间卖给苏水香外,另外半间应优先卖给丁学梅;三、丁学梅应退还苏水香原卖房款200元。判决后,苏水香不服,上诉于宁德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宁德中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未按审判监督程序,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未作认定,以一审程序进行审理,违反法定程序。于1987年9月23日以〔1987〕宁法民裁字第106号裁决:撤销古田县人民法院〔1987〕古法民字第10号判决,发回古田县人民法院重审。古田县人民法院于1988年5月17日以(88)古法民字第014号判决书进行判决:驳回申诉,维持(79)古法民字第005号调解书。苏水香不服,又上诉于宁德中院、中院认为:讼争3间房屋原系丁学梅和丁学淼共同继承的共有财产,丁学淼在房屋产权有争议的情况下未经共有人丁学梅同意擅自出卖共有房屋是错误的,其买卖关系无故。1979年当事人经法院调解自愿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政策,且已实际履行,应予维护;上诉人所提讼争房屋属丁学淼所有及1979年法院调解系强迫不实。于1988年9月20日以〔1988〕宁地法民上字第117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后苏水香又提出申诉。其申诉理由:1.旧城106号、108号房屋产权均属丁麻九所有,丁学梅没在旧城单独盖房子。2.新城6间房子,丁学梅、丁学淼兄弟已各分3间。3.1979年调解不合法,是强迫调解,是先强制执行后调解。4.调解之前已执行,不存在自愿履行的问题。经我院查阅原审案卷及调查认为:讼争屋系丁学梅与丁学淼共有财产:1979年2月3日调解协议是苏水香自愿办的手续,并已送达和履行,据此于1989年9月7日以闽法告民申字〔1989〕第005号通知驳回了苏水香的无理申诉。苏水香仍不服,黄瑞瓜继续到省检察院等部门申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