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民政部公告第193号--民政部关于清理本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7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27日)废止内务部、农业部、中央气象局关于预防晚霜冻害的联合通知
(内救联[55]字第21号 1955年3月29日)
一、我国许多地区在春夏之交常发生晚霜。1953年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等省夏收作物曾遭严重霜冻灾害。1954年,这些省份和陕西、甘肃、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又遭受严重霜冻。发生的时间均在4月上、中旬,受灾较重地区均在陇海路沿线、淮河以北、黄河下游的平原上。应该看到:1954年不少地区遭到特大洪水的破坏,使我国粮食增产受到影响。水灾各省,不但秋季作物失收或严重减产,排水抢种的冬播作物又遭寒潮大雪,受到很大损害。因此,尽力争取这季小麦和其他早熟作物、蔬菜的保收,在今年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够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且对灾区减轻春夏荒威胁、缩短灾期直接有关。各地特别是有灾地区的领导机关,除应积级组织群众做好春耕生产外,必须高度警惕晚霜的危害,及时地广泛介绍防治霜冻的有效经验,发动群众预作防范,做到有备无患或有备少患。
二、往年经验: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程度,除因霜力强弱、霜冻时间长短而有不同外,也与农作物的品种、发育阶段、土壤、地形和农业环境等有关。掌握了这些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适合当地的具体措施,霜冻是可以预防的。农作物遭受霜冻以后,只要抓紧抢救,还可争取相当收成。在预防和抢救霜冻灾害上,各地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主要是:
(一)霜冻以前,浇水、施肥,对防止农作物遭受晚霜冻害,有很大成效。土壤浇湿以后,温度变化转慢,且空气里水气增多,在水气凝结时,可以放出潜热,使地面温度增加;施肥可以保持地温,又能增加农作物的抗冻能力。因此,各地应当加强冬播作物的田间管理,实行早春追肥、浇水、锄苗、保墒,使农作物生长健壮。这不仅是预防霜冻的有效办法,也是平时争取增产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去年遭灾地区,冬播作物播种失时,耕作比较粗糙,基肥较往年减少,幼苗生长不良,如遇晚霜受害更重,因此,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各地应在可能发生晚霜的时期,事先动员群众尽量利用当地的水源与肥料,进行浇水、施肥,以防止或减轻夏收作物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