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务部、农业部、中央气象局关于预防晚霜冻害的联合通知[失效]

  霜冻以后,浇水、追肥,能够增加农作物的甦生能力。各地抢救霜冻灾的经验证明:农作物遭受霜冻后,只要及时浇水、追肥,大部可以很快复活;即便茎叶已冻死的,也能从根部分蘖再生。因此,各地在发生霜冻后,应立即组织干部深入田间,领导群众切实查苗、验苗,对那些可能挽救的农作物,要利用一切水源,组织各种灌溉工具,开展浇水、追肥、保苗运动,积极进行抢救;对确实无法挽救的,再行改种、补种,不能对受冻农作物不加区别地一律犁掉。
  (二)熏烟,可以保持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发、提高气温,使庄稼免受冻害。采用这一办法时,应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广播,并组织防霜有经验的老农实地观察天气变化,事先发动群众充分准备燃料,在缺乏柴草的灾区,要尽量收集可以燃烧的代用品,按地段分片设置柴堆;在可能降霜的晚上,组织专人在田间轮流值班,掌握气温情况;当气温降低接近摄氏零度时,立即发出信号,普遍发动群众点火熏烟。为使烟雾发挥更大的防霜效能,柴堆燃料应保持一定温度或加盖薄土,这样就能不露火舌、吐烟更多;还要注意顺风点火,并使烟幕在田间保持到日出后一、二小时为止。如果点火过早、过晚,熏烟时间过短,都不能起到保护农作物的作用。
  (三)对于菜园用茅草、席帘掩盖,果树用稻草、谷秸包扎,也是预防霜冻的有效办法。在面积较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采用。
  另外,过去有些地区采用过不妥当的办法,如霜冻以后,发动群众用绳子在农作物上“拉霜”或用扫帚“扫霜”,这些办法只能损害农作物的叶茎,有害无益,今后不要采用。
  三、预防和抢救霜冻灾害,必须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才能收到实效。首先,要加强气象预报工作。各地气象台及有条件的气象站,在春季容易遭霜的季节,要经常注意霜冻灾害的预报、警报,并对本地区霜冻的规律,进行具体的研究,基层气象台、站,并应吸取老农经验,以掌握霜冻的地方性规律,使科学知识与群众经验密切结合起来,做好霜冻预报。各级民政、农业、气象部门,应取得密切联系,商定利用电话、电报、广播等通讯工具传递预报的方法,尽快地将预报传到乡村,务使家喻户晓。其次,要深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各地应在晚霜季节,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向群众普遍介绍防霜知识与办法,防止干部、群众霜前的麻痹大意与霜后的惊慌失措,使他们认识到与霜害斗争,对自己、对国家都是有利的。同时,霜冻灾害是可以战胜的,克服“地面大、防不了”、“浇水、熏烟不顶事”的思想,使防止霜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再次,在容易遭霜的季节和地区,除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外,必要时区、乡可成立指挥防霜的临时机构,统一领导预防和抢救工作。霜前、霜后浇水、施肥时,必须以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带动个体农民,兼顾困难户,合理使用水源,解决劳力、畜力、工具不足的困难。实行熏烟时,应当在统一领导下,由干部带领群众按地段分工负责,并指定有经验的干部和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规定点火信号,做到行动迅速一致。采用这一办法,如果掌握不好霜冻发生的时间和可能危害的地区,没有周密的计划和准备,盲目进行,就会造成人力和柴草的浪费。此外要估计到,霜冻灾害发生后,群众情绪容易动荡不安,各地必须加强救济工作与治安工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