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非医用加速器放射卫生管理办法[失效]

 第十八条 加速器生产、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内部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检验机构和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监测设备。
 第十九条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检验机构的职责是,在本单位的领导下具体负责下列工作:
  (一)贯彻执行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培训放射工作人员;
  (二)对加速器生产、使用过程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检验或检查;
  (三)每年一月底以前向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属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本单位上一年度的剂量监测数据和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
  (四)对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批评制止,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五)对生产、使用加速器场所和个人剂量进行经常性监测;
  (六)健全放射卫生防护各项管理档案。
 第二十条 加速器生产、使用单位必须对加速器的安全装置和放射卫生防护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并建立检查维修档案。检查和维修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一条 加速器设施的场所,应当实行分区管理并设置相应的标表。
 第二十二条 加速器的生产、使用单位必须依照标准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区域监测,个人剂量监测,必要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监测以及特殊监测。
 第二十三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一)新建加速器产生射线束的初始时刻;
  (二)加速粒子的能量、束流功率达到额定设计水平的初始时刻或调试、生产、使用加速器中提高加速粒子的能量束流功率时;
  (三)加速器改建、扩建以后;
  (四)发现不安全因素并采取防护措施后;
  (五)月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超过十分之三年剂量当量限值时。
 第二十四条 加速器的生产、使用单位必须制订下列管理办法:
  (一)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二)场所和人员的放射剂量监测办法;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