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搞好技术、战术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技术训练,使少年儿童从小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努力做到全面、准确、熟练。
球类项目在进行技术训练时,逐步增加战术和战术意识训练。
八、在教学训练中,要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等方法,合理安排运动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训练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同时注意向学生传授当教练员、裁判员的知识技能。
九、要加强教学训练工作的计划性。参照国家体委编写的教学训练大纲,制订多年、年度和阶段教学训练计划,经过教研组讨论,学校领导批准后执行。计划要严格实施,定期检查、修订。教练员还应根据阶段计划认真制定课时计划。
十、业余体校应结合教学训练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各种测验和比赛,即比运动成绩,又比全面身体素质的基本技术。
十一、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有条件的业余体校应建立由领导干部、教练员、医务人员参加的科学研究小组。添置必要的科研仪器,改革训练措施,研究探索有关少年儿童的训练规律。
十二、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运动保健教育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基本知识。有条件的业余体校应配备专职医务人员,逐步设立医务室,进行医务监督。建立学生身体检查和机能测验制度,新生入学前进行一次,以后每年进行一至二次,并建立材料档案。
第三章 文化学习
十三、业余体校应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教育学生为革命努力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十四、集中学习的业余体校,除音乐、美术、体育课可不设外,要执行全日制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学生应参加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的统一考试。如因比赛不能参加统考,要给予复习补考。文化课的成绩, 应不低于普通中、小学生的水平。严格执
行升级、留级制度。
十五、对分散在各校学习文化课的学生,业余体校要经常与学校、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文化学习情况,帮助督促学生学好文化课。学校考试之前和考试期间,暂停训练。学生因参加比赛和其他原因耽误功课的,文化课不及格的,应减少或暂时停止训练,集中时间补习功课。
第四章 政治思想教育
十六、业余体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应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工作条例中有关规定进行, 但必须结合体育的特点, 教育学生为革命而学,为革命而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反对锦标主义。通过训练和比赛,注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勇攀高峰、为祖国争取荣誉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