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船舶未办理海关手续前,出口船舶办完海关手续后,非经海关批准,不准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
船舶经海关签证放行后,才能继续驶往内地或出口。
第十条 船舶所载进出口货物及船舶代国内单位和我驻港澳机构载运进出口的物品,应当在载货清单上如实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应当卸存在经海关同意的仓库场所。对在船边交接提运的,船长应验凭海关签印的提货单向货主交货。
出口货物,船长应当凭海关签印的装货单装船。
第十一条 船舶装卸货物时,应当按照装货单或进口载货清单分清每批货物的件数,如发现差错,船长应当会同有关交接单位设法查清纠正。对有退关、短卸、溢装、溢卸和没有列入载货清单的货物,船长应在进出口载货清单上注明情况,由海关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船舶在香港、澳门装配机器零件,或者添购船用燃料、物料,应向海关申报并交验有关证件、单据和发票,并按照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第十三条 船舶和船员留船的金银、货币,票证和内部图书资料等,统由船长指定专人集中保管,必要时海关可以进行抽查。
第十四条 船员可用公家发给的零用外汇购买自用合理数量的物品进口,由海关按有关监管办法验放。
第十五条 船舶可以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非设关地区出口货物起运地装运货物出口。这些船舶在进出口时应向中途海关监管站(分关)办理申报,接受检查和放行等进出口手续。
对设有海关工作组的出口货物起运地的船舶出口手续,比照设关口岸办理。
非设关地区出口货物起运地,经省人民政府特准,可以进口来料加工的原、辅、材料、包装物料及设备等。
第十六条 小型船舶应当悬挂由海关和航务机关共同规定的旗号和灯号,以资识别。
日间悬挂红边、白底、红字的船名三角旗;
夜间悬挂红、白、白灯号。
第十七条 兼营沿海运输的船舶,由海关参照本办法进行监管。
第十八条 船舶和船员有违反本办法的情事,海关得按照国家有关法令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