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1)矿体的圈定、品级的划分和矿石类型的确定;
2)储量块段的划分和级别的确定;
3)各级储量的比例及其分布,特别是高级储量分布位置的合理性;
4)储量计算各种参数的确定;
5)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等。
7、矿床勘探的社会、经济效益 10分
主要包括:1)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合理性;
2)矿床勘探工作的经济效益;
3)矿床勘探报告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有无对口单位和对国民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等)。
8、报告资料的质量及其完备程度 15分
主要包括:1)正文和各种附件、附表、综合图件的编制和复制的质量及其完备程度;
2)各种原始资料的质量及其完备程度;
3)各种勘探工作所获的实物质量(包括岩、矿芯和各种测试样品副样等的保管质量)。
二、地下水勘探报告的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各项勘探、研究工作质量和程度以及在报告中所起的作用和效果,划分为八项进行评分,八项满分总和为100分,各单项满分和评分内容如下:
1、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程度 15分
主要包括:1)水文地质单元及其边界划分的准确性;
2)各含水层及主要构造的水文地质特性查明程度;
3)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与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程度;
4)地下水水质;
5)地下水动态。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研究程度 10分
主要包括:1)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集中供水水源地开采动态变化(演变)趋势。
3、勘探工作部署的合理性及其控制程度 10分
主要包括:1)各项勘探手段选择、工程部署的合理性;
2)钻探、试验、动态、观测控制程度。
4、勘探试验工作质量 15分
主要包括:1)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地面物探工作质量;
2)钻探工作质量;
3)水文地质试验工作质量;
4)地下水动态观测和水质分析化验质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