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内产业现金流量下降。
调查期内,除2000年外,其余年份国内产业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但是,国内产业现金流量净额总体处于下降趋势,调查期内的平均下降幅度达到44.59%。
8.国内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劳动生产率处于上升趋势。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就业人数处于下降趋势。2000年至2003年,各年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4.94%、0.87%、12.23%和10.45%。
由于国内产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装备,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下降,因此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除2000年比1999年降低6.58%外,其余年份均出现了增长,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5.26%、48.14%和21.00%。
9.国内产业人均工资增长。
调查期内,由于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了上升趋势,就业人数减少,因此国内产业的人均工资也出现了增长势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27.87%、1.42%、8.14%和26.75%。
10.国内产业投融资能力减弱。
调查期内,由于国内产业总体上处于亏损状态,因此造成国内企业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投资和扩产。调查表明,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有的投资扩产计划被迫搁置,无法按期实现。在投资收益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国内产业的融资能力减弱。
对上述所有影响国内产业有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分析表明,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虽呈增长趋势,但与需求增长相比严重不足。调查期内,国内三氯乙烯产品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表观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5.75%、9.12%、19.61%和18.28%。调查期内平均增长幅度达到20.32%。在调查期内国内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产业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虽实现了一定增长,但其平均增长幅度分别只有7.31%、9.35%、9.60%和8.83%,远远低于20.69%的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幅度。这表明,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的增长受到了严重抑制。由于国内产业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国内产业销售收入减少,利润和投资收益率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同时,国内产业开工率、市场份额、现金流量、就业人数、投融资能力等重要指标也呈现恶化趋势或不良状态。上述情况表明,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
(五)被调查产品出口国的产能和出口能力及对国内产业可能产生的进一步影响
调查表明,俄罗斯和日本三氯乙烯产能很大。2002年,全球三氯乙烯总产能约63万吨,俄罗斯和日本的产能都分别达到了10万吨,两国相加相当于全球总产能的31.75%。2002年,全球三氯乙烯总需求量约为40万吨,俄罗斯和日本当年产量分别为4.13万吨和7.22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28.36%。而2002年俄罗斯和日本的国内需求量分别只有1.70万吨和5.42万吨,因此两国的出口能力分别达到2.43万吨和1.8万吨。调查表明,中国是俄罗斯和日本三氯乙烯的主要出口市场,尤其是俄罗斯的三氯乙烯,出口能力中的绝大部分都指向中国。由于中国国内三氯乙烯的需求呈现高速增长趋势,而中国国内产业的产能受到抑制,无法按计划扩产,国内产业产能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这也为被调查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总之,被调查国三氯乙烯的产能大量过剩,出口能力很强,因此,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
六、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被调查产品大量低价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