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了安全方面的专篇设计内容。初步设计必须经市地铁工程设计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复后,方可进入施工图(或施工招标)设计阶段。
我司及时办理工程安全报建,主动接受政府部门对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安全措施费,确保其施工现场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针对地质情况和施工周边房屋安全的问题,制订二级专项应急抢险预案,一级是施工单位的预案,二级是业主的预案。施工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有关各方参加的施工图纸会审。督促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报审报批,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安全有关内容,包括安全目标、责任制、保证体系、详细措施、紧急预案等。
在建设施工阶段,为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在设计方案稳定过程中,不断对工程所采取的结构形式、施工工法等作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以保证实施过程的安全。针对地铁参建单位中有部分项目经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变动较大,有些施工、监理单位首次参加广州地铁工程建设的情况,我司发布了《广州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并掌握广州市地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参建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切实加强广州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各参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工程建设实施中实行“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单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监理招标及合同强调监理对安全的监督管理。
三、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优势,切实提高地铁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广州地铁在新线设计、建设、开通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体制优势,有效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安排地铁技术人员全过程参与地铁新线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调试,将地铁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建设阶段,将地铁运营的概念贯穿地铁建造的全过程,保证地铁线路按时、安全、顺利、高水平的建成和开通运营。
在新线规划设计阶段,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有效介入,在总结既有线路建设和运营的经验教训,将运营现场的经验与实际问题带到规划和设计工作中,使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预想到乘客换乘条件和紧急疏散的能力,避免在已经出现的问题或预想的问题重复发生,把地铁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规划设计之中,从而优化线路规划设计,选用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和系统,保证了新线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新线建设阶段,从招投标、设计联络、工厂监造到设备安装调试,我们同样让技术人员全过程充分参与。对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汇总,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交给建设部门给予合理的解决。通过科学合理地提前介入到建设阶段,既将运营现场的经验带入建设阶段,使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又使地铁技术管理人员提前充分地了解、掌握了新线设备设施的特性和功能特点,提高了建设和运营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为及时接管运营做好了技术和人员的储备。同时,也跟踪监督工程单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和强制性条文进行,严格执行涉及行车和乘客安全、防火防灾和事故救援等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新线联调和演练阶段,地铁技术人员主动承担设备大联调、演练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车辆、信号等设备系统之间的联调方案,通过设备联调充分暴露各系统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实践性地检验了设备系统间的联动工作能力,使运营人员深入地掌握各设备的功能。组织进行包括消防联动演练、时刻表演练、事故救援演练等各类演练,提高了员工的操作设备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检验了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实际运营组织能力。
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是提高地铁安全性的重要基础。广州地铁通过不断创新,大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但节约了工程投资,还有效地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二号线在全线开通时,即实现了ATO功能,以行车组织自动化、列车驾驶自动化,减少了人的失误对安全的影响。二号线在国内率先安装了屏蔽门系统,彻底杜绝了乘客跳轨、掉轨的客伤事故。二号线成功研制和应用刚性接触网,有效提高了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改善了弓网关系,降低了弓网关系事故风险。
三号线是国内第一条最高时速达120公里的快线,区间最长距离超过6公里,为确保运营安全,经过科学论证,我们采用了移动闭塞等新技术,在防灾报警、隧道通风、乘客隧道疏散等方面有针对性完善了安全设备,在超长隧道轨道侧增设了紧急乘客安全疏散通道。这些措施对运营安全将起到强有力的保障。
四、树立大安全观念,进一步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运营系统是由地铁设备设施、行车组织、员工、乘客和周边环境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庞大联动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均会对运营安全产生影响。借鉴兄弟城市安全管理经验,广州地铁将行车安全管理推进到运营安全管理的层面,建立起包括行车安全、设备安全、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员工职业卫生与安全、乘客人身与财产安全、防恐反恐安全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概念,扩充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内涵。
要满足广州地铁线网发展的要求和运营安全的需要,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是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生产安全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在顺利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基础上,在2004年全面启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项目,通过引入过程管理的理论,使企业在体系宣贯、体系认证的过程中,达到对运营安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并且,通过体系的运作达到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需要,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也有助于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可使职业健康安全的工作贯穿于广州地铁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使企业能够自觉地执行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本质安全,尽可能消除安全健康的事故隐患,改进现场安全管理,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提升企业形象。同时满足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公共安全风险,提高社会的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