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设置及实验室操作规程》的通知

  3、读片方法:首先应从左向右观察相邻的视野;当玻片移动至痰膜一端时,纵向向下转换一个视野,然后从右向左观察,依此类推。通常10×20mm大小的痰膜,使用100倍油镜,每行可观察100个视野,观察三行则约为300个视野。仔细观察完300个视野,一般至少需要5分钟以上。一位镜检人员连续阅读10-12张玻片后应休息约20分钟。
  4、分枝杆菌的基本形态:当患者标本直接进行涂片镜检时,能够发现不同种的分枝杆菌形态。结核分枝杆菌多数为杆状、稍弯曲;菌体宽度0.3~0.65m;菌体长度不一,在0.5~85m之间,多数在1.5~3.55m;含结核分枝杆菌较多的新鲜标本经萋-尼氏染色后,100倍油镜观察,可见单个存在的,也能看到聚集成簇或分枝状排列的菌体,染色良好痰标本,可见菌体内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
  (五)镜检结果报告与登记
  痰涂片镜检的结果报告,不仅是对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报告的数量也一定程度的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传染性的大小。痰涂片镜检结果的登记应按照镜检结果的分级报告标准登记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上和痰检验单上。不能只填写阴性、阳性或(-)、(+)等。
  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8条/3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1+):3~9条/1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六)抗酸染色玻片的处理
  阅读完萋尼氏染色玻片后,应立即用浸满二甲苯(分析醇)的擦镜纸揭取数次,彻底去除玻片上的镜油。经脱油干燥后的玻片,按实验室序号及涂片编号放置在玻片盒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以备复检或质控抽检。
  六、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注意事项
  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要注意预防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产生。假阳性是指将阴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阳性,假阴性是指将阳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阴性。属于技术因素的影响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不断改善。
  (一)假阳性结果的预防措施
  1、必须使用新的载玻片进行痰涂片检查。
  2、每个标本均使用一个新竹签完成制片涂抹。
  3、所有染液均经过过滤。
  4、染色时玻片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彻底分隔开。
  5、严禁使用染色缸将玻片放置一起染色。
  6、染色时勿使玻片上的染液干燥。
  7、滴加镜油时,严禁容器滴口直接接触玻片痰膜。
  8、严禁物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痰膜。
  9、完整、准确的标注痰盒、玻片和实验室登记本的各项内容。
  10、登记前、后对检验单和标本盒上的标注进行仔细核对。
  11、认真按照要求读片,准确记录和报告结果。
  (二)假阴性结果的预防措施
  1、确认标本是痰而非唾液。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