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5年第46号——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初裁公告

  根据上述处理方法,调查机关认定,被调查国家向中国国内出口的被调查产品数量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55539吨、61336吨、84789吨和96725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44%、38.24%和14.08%,进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相对于2000年的进口量增加了74.16%。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大幅上升。
  2、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76.55%、73.18%、71.89%和68.38%,被调查产品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70%左右,市场份额较高。
  (三)被调查产品的进口价格及其对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
  1、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
  被调查国家出口到中国国内的被调查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每吨分别为2767.44美元、2617.37美元、2337.55美元和2136.86美元。2001年以来,每年比前一年下降的比例分别为5.42%、10.69%和8.59%。2004年第一季度被调查产品的价格比2003年略有回升,达到2268.84美元,但相对于调查期前三年仍然存在大幅下降。
  2、国内同类产品价格
  调查期内,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每吨分别是20008.11元、18493.54元、15034.53元和13544.20元。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比上一年分别下降7.57%、18.70%、9.91%。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略有回升,达到14492.76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0.40%。由于被调查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较高,而且进入市场较早,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被调查产品在市场价格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被调查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产生了明显的压低和抑制作用。
  (四)国内产业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评估
  国内同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调查期内,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同类产品的需求量分别为:72550吨、83810吨、117940吨和141460吨, 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5.52%、40.72%和19.94%。
  1、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产能、产量和销售量呈增长趋势。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良好的产品市场预期,国内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设立新的生产设备,产能增长较快。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分别为17673吨、22829吨、54773吨和58130吨。2002年生产能力比2001年大幅增长139.93%,主要是由于国内几家企业在调查期以前投入建设的生产设备在2002年同时投产所致。
  由于国内产业先期为建设生产设备投入大量资金,为保持生产设备的连续运转,以获得规模效益,在生产能力和国内需求同时出现较大增长的情况下,虽然同类产品出现亏损,国内产业的产量仍相应大幅增长。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国内产业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5.49%、61.01%和44.74%。
  由于国内需求大幅增长,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产业的产量增加也使同类产品的销售量持续增加,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加32.42%、55.23%和43.30%。尽管生产能力、产量和销量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2003年价格急剧下降,产品利润下降,国内产业2003年的生产能力、产量和销量的增长趋势相对于2002年普遍下滑,生产能力从增长139.93%降至增长6.13%,产量从增长61.01%降至增长44.74%,销量从增长55.26%降至增长43.30%,增幅分别下降了133.80%、6.27%和11.96%。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产量和销量继续下降,较2003年同期产量仅增长2.77%,而销量则下降了5.13%,可以看出,这三项指标的增长趋势在调查期后期受到明显的抑制。
  2、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在调查期后期呈下降趋势。
  调查期内,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收入上升,但增长率远远低于销量的增长率。2001年,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比销售量低约10个百分点;2002年,销售收入和销售量增长率的差距更加扩大,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比销售量低约28个百分点;2003年,销售收入增长率比销售量的增长率低约14个百分点;尤其是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下降了4.75%,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正常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3、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国内产业税前利润下降,调查期内出现亏损。
  调查期内,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2001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7.57%;2002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出现大幅下滑,比上年下降18.70%;2003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9.91%,其价格水平是调查期内的最低点;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同上年基本持平,比上年上升0.40%,仍然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调查期内,在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由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持续下滑,导致国内产业税前利润大幅下降,在调查期末出现了亏损。2001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比上年下降了49.44%;2002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再次大幅下降,由盈利转为亏损;2003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继续下降,亏损额比上年增加了120.38%,亏损状况更加恶化。2004年第一季度,虽然部分国内企业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国内产业仍然整体亏损严重。
  在影响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主要因素中,2003年与2000年相比,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5.95%,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164.80%,但是税前利润却降低了109.17%。
  4、国内产业市场份额小幅上升,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属于成长期。近年来由于该产业利润持续下降,企业出于经营风险和收益的考虑,普遍延缓或取消了部分扩产计划。2000年,国内产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9.44%。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国内产业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上升2.85个百分点、2.14个百分点和4.76个百分点,达到了22.19%、24.43%和29.19%,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